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赵峰   《心理科学进展》1988,6(1):63-657
本文以大量的实验结果和流行病学资料为依据,从三个不同侧面探讨了高血压发病的心理-社会因素。本文所提“心理-社会”因素一词含义广泛,它既包含有个人及社会的压力和失调,也包括不直接导致组织损伤的、各种形式的环境刺激。讨论的中心是,无论实验室的研究资料或是临床实践,都充分证明行为和情感因素,对诱发某些特异体质的人发病及发生病理改变,导致功能障碍的全过程均有影响。从而提醒我们不可忽视心理-社会因素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儒道两家都追求天人合一,都是一种天人整体之学。这种天人整体之学一方面接引天道来论证人道,另一方面又按照人道来塑造天道,并通过这两个过程的不断的循环往复来把握天人整体。援引天道来论证人道,就必须从人道中寻找出合乎自然的内在根据;按照人道来塑造无道,又必须从天道中寻找出合乎理想的人文精神。只有当人道中的自然根据与天道中的人文理想融为一体时,才谈得上真正的天人合一。透过这种天人合一的形式,一种终极性的价值追求便呈现在我们面前。儒道的不同,就在于他们所理解的天人合一的具体内容的不同,归根结蒂就是他们的价…  相似文献   
3.
大量研究已经表明,消极道德情绪可以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但积极道德情绪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仍然缺乏全面探索。安慰行为是幼儿的典型亲社会行为,本研究使用实验法,采取想象启动和实际启动两种范式,考察积极道德情绪对3-5岁257名幼儿的安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幼儿的安慰行为发展具有年龄特征,4岁是幼儿安慰行为发展的转变关键期,更有意义的是,研究证明积极道德情绪对幼儿的安慰行为具有促进效应。本研究结果能为有效培养儿童的安慰行为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4.
社会排斥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 并对人们的认知、情感、行为等诸多方面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它会损害个体的认知功能, 导致个体不能进行理性的判断和决策。研究发现被排斥的个体在风险决策时倾向于风险寻求。跨期决策和风险决策都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但目前并不清楚社会排斥是否以及如何影响跨期决策。因此, 本研究拟从跨期决策的评估和选择两个阶段展开研究, 揭示社会排斥对其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 运用tDCS技术激活社会排斥的调节脑区, 以改善被排斥个体的跨期决策能力。研究结果将揭示人际情境因素与决策者个人因素对跨期决策的联合作用机制, 帮助被排斥者提高跨期决策能力, 提高被排斥者的个人成就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卫生事业发展与公平的伦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发展卫生事业的伦理原则是什么 ,是公平抑或效率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是经济领域的基本原则 ,但是否也同样适用于卫生领域 ?卫生公平与卫生效率孰轻孰重 ?凡此种种问题常常聚讼不已 ,莫衷一是。在计划经济时代 ,我们曾以单纯的公平为原则 ,追求平均主义的绝对均等 ,但结果造成了卫生效率下降 ,卫生资源匮乏 ,人们的基本卫生需求得不到满足。改革开放以后 ,我们以市场为导向 ,把效率置于优先地位 ,却又拉大了人们的卫生保健差距。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 ,控制乃至缩小不同人群间的卫生保健差距 ,实现卫生公平 ,无疑是卫…  相似文献   
6.
赵峰  王文  刘力生 《心理学报》1989,22(4):102-106
社会、心理压力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社会、心理压力为什么会导致一些心身疾病的发生?为什么可使一些疾病加重?尚无满意答案。本文选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在实验室应激的条件下,对比观察了动物的血压,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心理紧张状态可以导致有高血压遗传素质的SHR提前发病,而且可使病情不断加重;应激后SHR血浆神经递质(NE.E)和神经肽类物质(VIP)均明显增高。表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与社会心理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长期来,人们对朱熹的格物之说的研究多局限在认识论形式方面,对其中所包含的本体论内容少有涉及,故常常将其与以增加知识为目的的“穷物理”的方法相混同,从而导致从冯友兰到牟宗三对朱熹的修养学说乃至其整个思想体系的严重误解。本文试图由“张荫麟问题”入手,对朱熹的格物之说重新清理,论证格物之“物”主要指人伦日用之“事”,致知之“知”主要指对生命意义的领悟和对儒家价值的认同;而格物致知的本体论意义在于:根据社会生活之常道去发现并消除自然生存现象对人的社会本性的遮蔽,以实现某种不同于佛老的儒家式的本真生存。由此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朱熹的整个修养学体系,并有益于澄清各种误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