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血压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之一.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及治疗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为高血压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依据.从哲学的角度对JNC7进行分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骨质疏松与动脉钙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长久的临床实践中发现,骨质疏松的患者往往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钙化,动脉硬化和骨质疏松有着密切的关系.为解释这两个疾病之间的联系,曾经提出激素缺乏、维生素D代谢异常以及脂蛋白的氧化等假说.但是随着人们科学研究的深入,一个新近认识的细胞因子--骨保护素揭开了骨质疏松和动脉钙化之间的分子联系,同时被认为是调节骨代谢的细胞因子--骨保护素(OPG)也引入到心血管病的研究中并成为此领域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缺血预处理概念是创造性思维的杰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缺血预处理概念是创造性思维的产物1 1 缺血预处理 (IP)的概念是由Murry等提出的。 1986年Murry等[1 ] 直接结扎大的冠状动脉回旋支 4次 ,各 5分钟 ,每次间隔 5分钟再灌注 ,即缺血预处理 ,然后再阻断冠脉血流 40分钟 ,心肌梗塞面积约为 2 3% ,而对照组 (单纯阻断冠脉 40分钟 ) ,心肌梗塞面积约为 2 9 4% ,即经IP后缩小心梗面积 75 %左右 (P <0 .0 0 1) ,第一次在犬的心脏证明了IP能缩小心梗范围。1 2 传统观点认为 ,短暂心肌缺血会造成心肌可逆性损伤 ,并使心肌更难以耐受再次缺血损伤的打击 ,这一观点在相当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1977年瑞士医生Gruntzig等[1] 成功地将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ercutan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 ,PTCA)首次应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 ,由于其安全性和迅速改善缺血的良好效果 ,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一个里程碑。然而 ,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约有 2 0 %~ 30 %的患者在成功实施PTCA后的 3~ 6个月内形成再狭窄 (Restenosis ,RS) ,严重影响了病人的远期疗效[2 ] 。近 2 0年来 ,随着病理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