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由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价值理论研究室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两岸价值哲学"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东华大学举行.来自两岸60多名学者出席了大会.与会者敞开思想,从多方面拓展了新世纪价值哲学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系统观的基本原则之一,在于从复杂性和多样性中研究系统的整体性,并研究系统内外的各种关系,研究系统有序无序的矛盾运动。这一原则为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提供了新的论证。一根据系统观,对一事物的发展趋势的研究,必须密切联系世界的普遍联系之网,在该事物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进行。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化哲学主体性理论的探讨和研究,上海市哲学会于1991年11月举行了两次小型研讨会.一些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同志就当前继续研讨主体性问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会同志认为,主体性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既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意义;这不是“一阵热”、“一阵风”就能把问题讨论清楚的.随着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这个课题有必要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4.
2004年 12月 29~30日,由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科学技术哲学小型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醒民教授、胡新和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林德宏教授、武汉大学哲学系桂起权教授、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成素梅教授,以及复旦大学哲学系俞吾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杨国荣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鲁品越教授,会同东华大学科技与哲学研究中心张怡、贺善侃、杨小明、陈敬全、郦全民等教授,共 20余名学者参加了讲座、讨论和发言。会议主要围绕科学技术哲学的定位与研究趋势、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哲学反思、关于科学技术哲学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5.
非理性"哲学范畴的内涵及二重性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非理性”范畴内涵的确定作为哲学范畴的“非理性”应是对意识、行为主体中种种非理性因素的综合反映,既包括未经大脑的主体行为,也包括虽经大脑,但未被主体自觉意识的精神现象和主体行为。具体说来,“非理性”哲学范畴的丰富内涵可从以下几方面确定。其一,就人类精神整体而言,“非理性”哲学范畴是对统一人格中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现象的反映。人格是“知、情、意”的统一体。“我”不仅是逻辑思维的主体,即求知、理性的主体;而且又是情感、意志的主体。情感、意志以及相应的兴趣、性格等是主体精神活动中伴随理性化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