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人们对深层次工作意义追寻愈发强烈的双重影响下,准确把握员工职业使命感是提升组织绩效、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重要前提。现有职业使命感研究忽略了中国情境,对职业使命感动态变化的因素以及激发机制的研究非常缺乏。本研究围绕上述关键科学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丰富和拓展职业使命感的理论研究:第一,基于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自我实现识别职业使命感的核心构成要素,并开发出本土化员工职业使命感量表;第二,基于自我决定理论,采用纵向研究设计揭示职业使命感动态变化的消极影响因素及内在机制;第三,从微观管理实践出发,采用日志干预考察社会影响和社会价值干预对员工职业使命感的激发机制。理论上,研究成果丰富了职业使命感概念内涵的理论视角,推进了职业使命感发展机制的研究;实践上,为我国各类组织保护和提升员工职业使命感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76项实证研究(78个独立样本, 21,570名员工)为对象, 综合使用元分析、结构方程模型、优势分析方法, 采用智能职业生涯为分析框架, 以竞争流动与赞助流动、市场转型理论与社会资本“嵌入”观点为理论基础, 探讨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对职业成功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1)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均能显著积极地预测主客观职业成功; (2)人力资本能更加积极地预测客观职业成功, 而心理资本则能更加积极地预测主观职业成功; (3)组织赞助部分中介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职业成功之间的关系, 部分中介心理资本与主观职业成功之间的关系, 完全中介心理资本与客观职业成功之间的关系; (4)心理资本能更加积极地预测组织赞助。  相似文献   
3.
针对以往研究对工作投入短期波动的影响因素缺乏关注的局限,本研究从个体内部和动态视角采用经验取样法探讨了工作投入短期波动的影响因素。通过对65个研究对象连续测量15个工作日的调查,获得了975份个体内数据。HLM分析结果显示:(1)在个体内水平,每日发展机会和乐观对当天工作投入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每日乐观部分中介当天发展机会与工作投入之间的正向关系;(3)个体任务责任心正向调节每日乐观与当天工作投入之间的正向关系,并且还能调节每日乐观的中介效应。最后,我们对研究的理论贡献、实践启示和研究局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职业生涯高原研究述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职业生涯高原(career plateau)是指个体在当前组织中的一种职业生涯状态,其概念最早由Ference等(1977)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角度提出。研究发现,职业生涯高原与一些重要的效果变量有比较显著的关系,比如情感承诺、缺勤、心理倦怠等。本文从职业生涯高原的概念、结构、影响因素、影响效果、应对策略等方面简述了西方研究者在此领域的研究情况,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内涵过窄、缺乏过程性研究等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谢宝国  夏勉 《心理科学进展》2013,21(6):1112-1124
职业决策困难是指个人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其一直是生涯心理学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主题.它会以两种方式影响职业决策结果:一是,导致个体无法做出决定;二是,导致个体做出劣质决定.本文回顾了1980~2012年国内外相关研究,对职业决策困难的概念界定、亚类型、结构、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清晰界定职业决策困难的内涵和外延、对维度构成达成共识、深入探索形成机制以及加强定制化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6.
优势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宝国  龙立荣 《心理科学》2006,29(4):922-925
优势分析是近年来由Budescu等人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确定多元回归方程中各预测变量相对重要性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优势分析突出的特点是,全面比较了在由全模型所衍生出来的所有子模型情况下,各预测变量(X1,X…XP)在解释或预测标准变量у时,它们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本文从基本原理以及具体操作过程对这一新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7.
将工作看成是使命(view work as calling)一直被人类社会文化所倡导。近年来,使命感成为西方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西方学者围绕使命感的概念内涵、测量以及对在职人员的主观幸福感、工作态度与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使命感的未来研究议题应当在:探讨使命感的来源;从正面和负面继续探讨使命感的影响效果;考察使命感的前因变量。关于研究方式方法,未来研究应当:强化理论导向、强化纵向和跨层次研究、开展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8.
谢宝国  龙立荣 《心理学报》2008,40(8):927-938
职业生涯高原是指个体在当前组织中职业生涯发展的停滞。在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以及同一方法偏差的基础上,研究发现职业生涯高原的不同维度对不同组织效果变量有不同影响。(1)层级高原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并没有显著负向影响,但会增加员工离职的可能性。不过,层级高原对员工离职意愿的影响受到工龄的调节;(2)内容高原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并增加员工离开组织的可能性;(3)中心化高原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均具负向影响,但对员工离职意愿却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尽管抑郁的影响因素得到了比较多的探讨,但是鲜有研究探讨职业自我概念清晰度与抑郁的关系以及性别和性别平等观在其中的作用。根据生涯发展理论和自我差异理论,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清晰度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并考察了性别和性别平等观在二者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通过对463份大学生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职业自我概念清晰度与大学生抑郁负相关;(2)职业自我概念清晰度与抑郁的关系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职业自我概念清晰度、性别和性别平等观对大学生抑郁存在三重交互作用。当个体持有高性别平等观时,男性和女性的职业自我概念清晰度都与抑郁负相关。当个体的性别平等观较低时,女性的职业自我概念清晰度与抑郁正相关。研究结果对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436名师范生为研究对象,采取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CCT)为理论分析视角探讨了职业使命感对大学生学业投入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职业使命感可以显著提高师范生的学业投入度;(2)职业结果期待和职业自我效能在职业使命感与学业投入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职业使命感还可以通过职业结果期待、职业自我效能影响职业满意度,进而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投入。最后,本研究对实践意义和研究局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