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谈际尊 《哲学动态》2004,(12):38-39
2004年10月7~10日,由东南大学伦理学研究所和江苏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首届国际道德哲学"学术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召开,来自中国、英国、美国、瑞典等国家的一百多位学者就道德哲学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认为,人类历史和社会个体的实质表现为精神的展开,世界历史即是一个摆脱偶然性达到普遍性的教化的历史,个体成长则是一个消除自身特异性接受必然性的灵魂的改造过程.在此意义上,黑格尔将教育视为个体灵魂的改造活动,而将教化看成是自我意识即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经环节,教育本质上是伦理世界的事情,教育在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生活中实现其伦理性.  相似文献   
3.
只有认真审视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才能对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有所理解。一个多世纪以来,关于"中国现代社会何以可能"的思考始终是所谓"中国问题"的重心所在,而根植于传统伦理型文化的"中国经验"或"中国智慧"无疑又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性理念。当代中国社会秩序的建构需要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尤其需要严肃对待孔子开启的儒家伦理传统并进行创造性转换,以求得民族精神的新生和社会的精神基础。这意味着,由反传统主义者所策划的持续一百多年的"文化内战"应该休战,"西方经验"无法成为医治"中国问题"的良方,重新接续中国道德传统,确立具有伦理关怀的新道统,以"中国经验"医治"中国问题",乃是建构优良社会伦理生活的最佳途径,这同时也有助于改造社会结构和推进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4.
道德生活的合法性在哪里?韦伯提供了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理想主义路径,通过对幸福主义或功利主义的批判尤其是正面对新教伦理之理想主义的申述,其确立起如下基本观点:道德不是技术、技艺或物质利益,它不能像任何技术性手段一样有助于达到人们眼前的利益,在某种意义上它本身就是目的——它同人的高贵、尊严和终极价值等关联在一起,因而是人生和世界意义之体现,同时构成了人之永恒追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1999年江苏省跨世纪伦理学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2月18~19日,江苏省伦理学会和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联合举办了该年度的会员大会暨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80余人。本次会议开得很成功,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认为学术新意浓、讨论热烈是最大的特点,体现出本省伦理学研究的整体特色。下面将本次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总 论樊浩教授撰文指出,在当代中国,人们普遍感受到伦理对社会生活调节的“无力感”,这是社会转型和伦理转换时期的一般特征。文化冲突造成的价值多元致使伦理失去原有的统一性与权威性,而伦理效力缺乏的更为重要的原因导源于伦理的重负,伦理担当的文化使命和文化期…  相似文献   
6.
正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科学把握当代中国"道德国情",探讨人类道德发展前景,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东南大学道德发展研究院、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举办了"伦理共识与人类道德发展"国际会议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数据库与研究报告"发布会,300多位来自国内外哲学伦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见证了成果发布,携手寻求伦理共识与人类道德发展的新思想、新路径。会议设置了"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数据库与研  相似文献   
7.
2004年 10月 7—10日, 由东南大学伦理学研究所和江苏省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首届国际道德哲学”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召开, 中外学者就当代伦理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现将要点概述如下。一、道德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道德哲学方法是进行伦理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不同的研究方法导致不同的道德哲学范式。东南大学樊浩教授依据黑格尔道德形而上学理论, 提出“伦理世界观”的新概念。在批判黑格尔“道德世界观”理论的基础上, 他提出了新的理路: 从现象学过渡到法哲学, 个体道德意识上升为伦理实体意识, 并在集体…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种伦理学理论形态都必须面对“道德具有何种力量”的问题.韦伯的理性主义伦理学沿着理论与实践两个方向思考这一问题,一是展开价值哲学的探索,着力探讨伦理学同其他学科的关系问题,由此确立起一种“文化—规范”的论域;一是做出历史哲学取向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伦理作为价值符号生产之一种形式,曾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何种作用,以此形成一种“经验—历史”的研究场域.韦伯的伦理思考是在其解释社会学范围内展开的,因而不可避免具有内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