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北大改革与商议性民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纪霖 《学海》2005,(5):42-48
中国正处于从咨询政治走向商议性民主的政治转型期,北大的教师制度改革因为交流方式的变化以及联网的广泛运用,成为一个在公共讨论中发生、发展的事件。虽然具有偶发性特征,但北大改革提供了一个商议性民主参与的例证。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张君劢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许纪霖 《学海》2005,(1):14-20
20世纪是自由主义高奏凯歌的世纪 ,也是民族主义大行其道的世纪。民族主义无论在世界上还是在中国 ,都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意识形态。它是一把双刃剑 ,既有可能与自由主义相结合 ,像在美国和法国革命中那样 ,赋予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以民族国家的形式 ;也有可能与各种专制的威权主义或反西方的保守主义相联系 ,成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借口。民族主义作为现代性的内在要求 ,不是一个要与不要的问题 ,关键在于如何将之与自由主义的政治理念相结合。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结合 ,不仅需要历史的实证 ,也需要学理上的理据。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 ,一个以个人…  相似文献   
3.
许纪霖 《学海》2007,3(5):13-23
在晚清和民国,中国的政治正当性发生过重大的历史转型.在经历传统正当性危机的同时,近代中国的思想家们逐步重建新的政治正当性轴心.新的政治正当性以"去道德化"为时代标志,以世俗化的历史主义目的论为知识背景,确立了三个重要的正当性轴心:自由之正当性、民主之正当性和富强之正当性,并分别形成了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和国家主义这三种近代中国重要的政治思潮.从天理到公理,再到潮流,近代中国的政治正当性逐步失去了超越的和客观的性质,走向历史的和心理的主观意向.与此同时,政治正当性的基础也有一个从善(德性)到权利(自由)的转型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