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构思巧妙,通俗清新,脍炙人口,后人推崇备至,纷纷仿作。今录几篇具有时代新意的健身养生铭,供读者玩味,为中老年朋友的休闲生活增添些许乐趣。《老人铭》:年不在高,用脑则灵;资不在深,读书则明。斯是老年,唯吾独馨。书画怡且乐,花木映眼明。谈笑有知己,往来无俗丁。可以练书法,诵《诗经》。无谗言之乱耳,无虞诈之劳形。气清观宇宙,情趣在童心。心里云:何老之有!  相似文献   
2.
北宋初成立的《云笈七签》中,有被视为摘录了这教数理之精髓的一卷,其中可以看到很多来自《海空智藏经》的引用,《海空智藏经》在道教教理上的重要位置,由此可知。本文以对《海空智藏经》与佛典的关系作过考察的镰田茂雄先生的先驱性研究业绩为引导,对本经的成立年代、所依据的佛典、其主要思想进行了重新考察。考察结果认为:1、本经成立于659年至670年前半之间;2、主要依据的佛典是《大般涅 经》,也有依据《维摩经》、《摄大乘论》的部分,但《华严经》和《金刚般若经》等,并未作为直接依据的对象;3、关于本经的思想,在探讨其特色之前,有必要详密地考察与其所依据佛典思想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4.《大杂学》( ),不分卷,一册,波斯文和阿拉伯文,中国伊斯兰教法实用知识著作。2013年云南玉溪大营清真寺管委会主任马彦发起对《大杂学》的搜集、整理,马敏康阿訇等将《大杂学》中的波斯文翻译为阿拉伯语。这本《大杂学》弥足珍贵和不同寻常的是,开篇以马联元在旅途中撰写的阿拉伯文自传体“序”(1)拉开全书的序幕,为人们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和经学思想开启了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4.
故乡古刹定慧禅寺有一名联: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波因风皱面。读来让人颇多回味,古往今来,山不转水转,世事更迭,水随境就形,或为雪、或为冰、或为雾、或为雨。感念世事人生,不觉生出感慨:以水为镜,可映鉴人生。人生如水,方潇洒一世。  相似文献   
5.
2005年笔者在临夏调查回族古籍时,在州博物馆发现了一种回族古籍——《天方尊大真经中华明文注解》。2009年6月,在临夏州民委前主任马志雄和博物馆馆长马龙先生的帮助下,笔者拍照了这套国家二级纸质文物《天方尊大真经中华明文注解》。随后,笔者仔细研读了该译本,并翻译了该译本的序文、跋文和部分章节。这是兰州的两位穆斯林学者在一百多年  相似文献   
6.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始终不渝坚持的共产主义理想目标。笔者认为,这个目标的提出与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形成密切相关,或者说,马克思人的发展观是建立在他的人的本质观基础上的。而从思想发展史角度看,马克思在人的问题研究中先后提出的几个“占有”概念,则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他的人的本质观和人的发展观形成与完善的实际进程。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原则和方法出发,本文拟就马克思人的占有观、人的本质观和人的发展观三者的必然联系,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机制、基本涵义和历史形态,略叙管见,以期引起更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佛教唯识学派认为三性三无性是宇宙万有的实相。在一切法中,一一法都可以建立三自性,也都可以依三自性建立三无性。一切法的事理,不出三种无自性性。因此,三性三无性是法相唯识学上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和基本的教义;在教理方面有极大的概括性,提供了学习佛经、研究教义的方法。 1.所谓三性,就是将诸法的属性分为三个层次,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或  相似文献   
8.
首先考察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的自我构念特点,并在文化启动下探查自我构念启动对知觉加工的影响。研究发现:(1)内蒙古蒙古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的自我构念表现为互依型倾向,更倾向整体优势知觉加工,蒙古国古大学生表现出独立型倾向,更倾向于局部优势知觉加工。(2)文化启动条件下,自我构念的即时变化影响知觉的加工,独立性自我构念启动下显示出局部加工优先,互依自我构念启动下显示出整体加工优先。该结果提示,不同文化语景的内蒙古和蒙古国的蒙古族个体的自我构念有着差别,文化的嵌入性可促使个体获得主流文化的自我构念,并对知觉过程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鸠摩罗什所译《阿弥陀经》的正宗分由三部分组成。首先讲述了西方净土及其主人公阿弥陀佛的超胜性;其次讲了念佛发愿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最后展示了六方诸佛的证诚。归根到底,《阿弥陀经》的要点在于念佛发愿往生,关于这点,中国和日本的净土教者是如何认识的,特别是关于一七日一心不乱执持名号的理解,本文将以此为中心试为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存在于云南境内的清真寺,从其建筑外观上看,大致呈现出传统殿堂式、阿拉伯式、少数民族式三种建筑风貌,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元素常常能够贯通融合,交相辉映。本文将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这样一种建筑艺术背后蕴涵的是处于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回族的多元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