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格尔哲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是精神与自然的统一。按照他的理解,自然与精神、人与自然具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尽管精神高于自然,尽管人对自然是自由的,但自然却不能被精神取代、更不能由人来取代。黑格尔十分形象地说明了自然和精神的关系。他说:自然是新娘,精神同她配成双。这种  相似文献   
2.
新发现的两种讲课笔记证明:黑格尔作为社会哲学家在海德堡和柏林一直都是进步的在1819—1820年冬季学期黑格尔甚至谈论穷人的非常权利。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法》(《Die Dialektik bei Hegel und Marx》,Bremen 1961年)是海斯于1960年在西德不来梅的“思想会晤”中所作的报告。内容极其反动。作者认为,“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决不可能仅仅接受了辩证方法”,而且还“接受了黑格尔关于世界的阴暗描绘”,即黑格尔对“市民社会”、“异化世界”的描绘。马克思虽然“颠倒”了黑格尔辩证法,但并未去掉其“神秘外衣”。马克思只是把“构造体系”、“描述历史”的方法变成了“虚构预言的工具”、作者污蔑马克思主义,说马克思的“预言”没有实现:“资本主义并没有象马克思所想象的那样发展”,“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无产阶级也走了另一条道路”,“阶级斗争并没有向尖锐化的方向发展”,“在西方世界存在着资木和劳动之问的契约关系,甚至简直是合伙关系”;业已完成的“一种共产主义革命”“既不是马克思所说的意义上的世界革命,也不是在马克思预言的地方发生的”;“马克思所看到的许多矛盾业已消失,并失去了他所赋予它们的意义”。作者说当代世界只有贫富之间的矛盾,攻击世界共产主义革命“加剧这些矛盾,驾驭这些矛盾,使它们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作者最后还向反动统治阶级献策献计,说什么用暴力“不可能永远遏制”马克恩主义革命理论,只有批评马克思主义才能“把使用武器的肩膊弄得瘫痪无力”。  相似文献   
4.
七月十三日到二十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杭州大学政治系哲学专业发起,举行了编写古希腊罗马哲学史准备会议。会议的任务是进一步落实全国哲学规划会议的精神,着重讨论和研究多卷本西方哲学史——古希腊罗马哲学部分编写工作的一些问题,进一步为正式编写多卷本哲学史作准备。参加会议的共有12个单位20名代表。严群先生在病中向会议作了书面发言。  相似文献   
5.
萨尔布律克大学哲学正教授K.-H. 伊尔亭格认定:出版一个对原材料经过考定的黑格尔柏林时期讲演录版本应是黑格尔研究的最迫切的项目。的确,也只有通过这项工作,向来存在的问題才能得到解决:黑格尔真的是反动的普鲁士国家哲学家(作为反动的普鲁士国家哲学家,他仍然一再在世界上被人喋喋不休地谈论着),还是一个自由民主主义者,虽说全然不是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他的学生H. 海涅事实上已把他描绘成这样的人)? 伊尔亭格在他给自己得到后加以出版的法哲学  相似文献   
6.
G.邵尔慈  薛华 《世界哲学》2006,2(3):33-41,85
文章鲜明地提出了“承认”在诠释学中的地位这一问题,强调它在诠释学内显得愈来愈大的重要性。作者以他对诠释学历史具有的丰富知识和独到的见地,精彩地列举出了五大类型,并以此来论述和展示“承认”这一概念在诠释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文章连贯地在最后部分讲到诠释学研究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从这一概念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性。作者GunterScholtz是德国鲁尔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以研究诠释学、文化学与精神科学史见长。  相似文献   
7.
新的非了然性——福利国家的危机与乌托邦力量的穷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十八世纪后期在西方文化中形成一种新的时代意识,历史被理解为一种统括世界的、产生问题的过程。在这种意识中,时代对于从未来着想对付过去留给我们的种种问题,是被当作贫乏的力量源泉。那些现在本应能够无疑虑地依以定向的过去的典范,已经黯然失色。近代不能够再借用其他时代的榜样作为它的定向尺度。近代感到自己只是依靠自身。它只能从它自身取得自己的规范。真实的现在从这时起成了继续传统和从事更新这两者的交叉。贬斥过去的典范和被迫从近代独特的经验与生  相似文献   
8.
理性与科学     
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工业革命时代同已成长的各种传统有一种独特的关系。极为不同的国度是在这些传统中发展起它们的文化的。在某种意义上,这一时代是一个科学的时代,科学把自己本身和自己的应用正扩展于整个世界。但正因为如此它也就成了这样一个时代,在这里不同种类的文化正愈来愈强烈地意识到其固有的根源和特色。西方基  相似文献   
9.
G.齐美尔(Simmel)是德国社会学家、美学家与哲学家,1858年3月1日生于柏林,1918年9月26日在斯特拉斯堡逝世。1901年在柏林,1914年在斯特拉斯堡任教授。他在美学上有重要建树,特别是在艺术的自律性和艺术的社会性这一复杂的关系上,作了很有意义的研究。由于齐美尔的思想近年来在联邦德国与欧美范围再度引起了巨大兴趣,引起了空前重视,而我们对他的研究似乎还是一个空白,译者翻译了下面这篇文章,以期引起同行们对他的注意和研究。文章作者是西德哲学家U.狄塞,他在鲁尔大学哲学研究所工作并执教。下面所译文章是作者在第2届国际美学会议上的报告,已收入会议报告集《艺术的理念》(1985)。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1817—1818年冬季学期在海德尔贝格讲授法哲学课的一个笔记稿,已由西德迈纳出版社出版。它是瓦能曼(P Wannenmann)听课时作的,由波鸿鲁尔大学黑格尔研究所编辑整理,珀格勒尔(Otto Pggeler)撰写了导论。这个笔记稿被珀格勒尔称为黑格尔的“原—法哲学”,对于黑格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1820年《法哲学原理》也有一些特点,使我们有必要和可能对黑格尔的政治哲学作进一步的研究。下面想借助这个笔记版,从三个方面粗略地谈谈黑格尔的政治哲学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