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伦理委员会是保障受试者权益的监督、管理者,研究者是保障受试者权益的直接实施者.面对日益增多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中国的伦理委员会和研究者面临很大的挑战.只有提高伦理委员会和研究者的能力并切实改进临床研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才能更好地保障受试者权益.  相似文献   
2.
知觉(perception)是指我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而获得的对事物以及外部世界的意识感知.知觉经验(perceptual experience)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具有某种现象特征,即知觉者会体验到一种"那究竟像什么(what it is like)"的感觉.例如,一个人会从红色视觉经验中体验到"红色究竟像什么"的意识感受性(qualia).知觉内容(perceptual content)粗略地讲是指通过知觉经验向知觉者所传递的信息.关于知觉问题在哲学上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在形而上学方面,知觉是我们了解外部物理世界究竟存在什么的主要手段;在认识论方面,研究知觉是研究我们如何达到关于外部物理世界的知识的主要手段;在语言哲学方面,知觉内容是我们的心灵与外部物理世界的关联及互动在语言实践上的体现;在心灵哲学方面,知觉经验中的现象特征与意识及意向性之间存在着深层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在龙川江西岸,莫里峡谷的雨林中有秘藏南传佛教圣物的洞穴。从这里我们可以触摸云南德昂族文化,并隐约地认出德昂族的历史印迹。  相似文献   
4.
专名指称的一种因果描述观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的焦点是下面这个问题:在现实世界中一个专名的指称究竟是如何被确定的。在第一节中,我首先介绍克里普克对关于专名指称的传统描述理论的批判,然后讨论克里普克自己的因果理论以及这一理论所面临的困难。在克里普克的工作之后不少哲学家都对专名指称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研究(突出的工作包括:BERGER,1989,2002;CHALMERS,2002;DEVITT,1981;EVANS,1973,1982;LANCE,1984)。在第二节中,我将集中介绍埃文斯(GARETH EVANS)的重要工作,将解释为什么他的工作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专名指称这个课题,为什么他的理论还需要进一步被发…  相似文献   
5.
心力衰竭长期以来大都这样定义: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心缩功能减退、心输出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然而,愈来愈多的资料表明,心力衰竭不仅是机械功能的衰竭,而且还有电生理功能的衰竭。前者可表现为收缩功能减退,舒张功能障碍和泵血功能下降;后者则包括起搏功能障碍,传导性能降低和兴奋能力减退。此外,心力衰竭还涉及心脏内分泌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一系列相关功能的障碍与衰竭。这种关于心力衰  相似文献   
6.
蒉益民 《哲学动态》2005,(11):25-29
一专名的意义和指称:历史与挑战 克里普克的<命名与必然性>第一次发表是在1972年,[1] 2002年, 也就是在克里普克发表该文30周年之际, 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索姆斯的新作<超越固定性>.[2] 索姆斯在书的副标题中暗示他要完成克里普克在<命名与必然性>中尚未完成的语义学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没有一个S不是(是)P”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常见句型,但在逻辑中却存在着是直言命题还是负命题的分歧。究竟孰正孰误?“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命题总是以语句来表达的,因此,我们有必要联系现代汉语的表达形式来作一番分析。认为是负命题的同志理由是,在现代汉语里,“没有一个S不是(是)P”即“并非有S不是  相似文献   
8.
心灵因果性的排除论证是当前心灵哲学中最为广泛争论的话题之一。作为心灵因果性方面最有影响力的专家以及排除论证的主要辩护者,金在权称因果流失论证是排除论证所面临的两个最紧迫的挑战之一。在本文中,笔者首先介绍排除论证以及流失论证,然后检验并批评金在权建立在同一性上的关于流失论证的解答。最后笔者将提出自己建立在空间性上的关于流失论证的解答,并且解释为什么流失论证是无法驳倒排除论证的。  相似文献   
9.
虚构主义是在过去20年间涌现出来的一种很有竞争力的反实在论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某些领域(如数学、伦理)中的理论言谈所涉及的对象在本体论上是不存在的,因此这些理论言谈实际上都不是真的;然而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像虚构作品中的言谈一样继续使用下去。本文介绍和讨论了虚构主义的历史和理念,特别强调了这种理论在语言哲学、模态理论、数学哲学、道德哲学、真理理论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蒉益民 《哲学动态》2007,9(3):52-59
二维语义学(two-dimensional semantics)是在过去二、三十年间逐渐形成起来的一种语义学理论。[1]特别是在最近几年,由于大卫·查默斯(David Chalmers)在这方面的出色工作,[2]二维语义学理论及其应用正在引起广泛热烈的兴趣和讨论。[3]二维语义学的兴起主要是由于下列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语言哲学方面,二维语义学似乎有潜力从一种新的角度对语言哲学中的一些核心难题提出解答,这些难题包括狭义内容(narrowcontent)和广义内容(wide con-tent)之争、命题态度(propositional attitude)问题和空名问题、以及关于自然种类词和专名的意义理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