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网络主体的道德意识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证网络社会的健康运行 ,网络道德建设已成为无法回避重要的课题。在网络道德建设中 ,我们必须注重培养网络主体的道德意识 ;在培养网络道德意识的过程中 ,我们既要坚持对网络主体的道德灌输、提高其道德认识能力 ,又要锻炼其道德意志并加强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2.
范虹 《道德与文明》2005,1(3):58-62
网络道德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认识和把握其内在规律。道德内化是贯穿于网络道德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它支配着网络道德主体德性的形成和发展。道德内化规律发生作用的过程是一个他律和自律、受动性和主动性有机统一的过程,并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在网络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把他律机制与自律机制、灌输机制与接受机制、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社会公平正义与政治文明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平正义与政治文明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5月24~25日在湖南岳阳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环球时报>、清华大学哲学系和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联合主办,湖南理工学院承办.来自全国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哲学及其他学科的专家和学者3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既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 ,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的需要 ,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使公民道德建设取得实效 ,我们应当建立和完善道德灌输机制、注错习俗机制和道德接受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