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研究考察了自闭症儿童在象似性手势、指示性手势和无手势条件下的动作相关词汇的学习情况。选取三组语言水平匹配的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分别在象似性手势、指示性手势和无手势条件下进行动作相关词汇的学习。在第一次学习结束(T1)和最后一次学习结束2~3天后(T2)分别进行词汇理解和词汇命名测试。结果发现:(1)与其他手势类型相比,象似性手势对自闭症儿童的词汇理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无论哪个组别,学习次数的增加均有助于词汇学习成绩的提高;(3)对词汇命名,所有组别在短期学习条件下的表现都较差,但随着学习次数的增加,象似性手势对词汇命名的促进作用逐渐凸显。研究表明,象似性手势对自闭症儿童动作相关词汇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命名任务下象似性手势的促进作用受到学习次数的调节,当学习次数足够多时,象似性手势的优势才得以体现;指示性手势对自闭症儿童动作相关词汇的学习并未表现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跨语言即时启动和延时启动范式,要求被试完成生物属性的语义判断任务,研究语言理解转换中非目标语言影响目标语言语义理解的时间进程。实验1非目标语言为英文,目标语言为中文,结果表明,无论是即时启动(t = -0.423, p = 0.676),还是延时启动(t = -0.82, p = 0.419),语义相关组与语义无关组都无显著差异。实验2非目标语言为中文,目标语言为英文,结果表明,在即时启动条件下,语义相关组显著快于语义无关组(t = -3.05, p = 0.006),但延时条件下语义相关组与语义无关组无显著差异(t = -0.63, p = 0.536)。综合两个实验结果表明,晚期熟练双语者在双语语言理解转换过程中语义的即时启动影响存在不对称性,语义相关的非目标语言中文对目标语言英文语义理解起促进作用;但是语义启动效应没有得到延时体现。  相似文献   
3.
范小月  王瑞明  吴际  林哲婷 《心理科学》2012,35(6):1304-1308
使用面孔任务考察熟练中英双语者和非熟练中英双语者在不同认知控制成分上的差异。被试为60名大学生。结果表明,熟练中英双语者在抑制控制和转换上的反应时消耗量均显著小于非熟练中英双语者,但在反应抑制上的反应时消耗量与非熟练中英双语者没有显著差异。该结果说明,二语熟练程度越高,中英双语者的认知灵活性(转换)和抑制控制(干扰控制)能力就越强;但是二语熟练程度对反应抑制能力没有明显的影响。由此可以推测,二语学习能促进中英双语者的认知灵活性(转换)和抑制控制(干扰控制)能力,但是,二语学习对中英双语者的反应抑制能力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使用图片命名任务和TOT(舌尖现象)任务考察方言和外语学习对词汇通达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在图片命名任务和TOT任务中,单语者的表现均好于粤语-普通话双言者和粤语-普通话-英语三语者,粤语-普通话双言者和粤语-普通话-英语三语者的表现没有显著差异。该结果说明,与外语学习一样,方言也会影响个体的词汇通达能力,但方言和外语学习对词汇通达能力的影响依赖于他们的使用频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