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已有研究表明目标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被激活并自动地引导行为以达成目标,但该过程是否通过调节心理准备状态实现尚不清楚。本研究考察了无意识目标对个体道德取向的影响。实验1通过语义启动方式激活被试的成就目标,结果发现,与未激活任何目标的被试相比,激活了无意识成就目标的被试更偏向功利主义道德取向。实验2激活被试母亲的概念,结果发现这部分被试比对照组更偏向道义主义道德取向。上述结果表明,自动激活的目标可以影响个体的道德取向,使个体面对道德情境时能做出更合适的行为以达成目标。  相似文献   
2.
研究试图考察5~9岁儿童对梦的可控性的理解及其发展趋势.研究以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测查了5岁、7岁、9岁各36名共108名儿童.访谈内容包括四个故事情景,故事的主人公想梦到或不想梦到某事物.其中两个故事情景带有正性或负性情绪色彩,其余两个故事情景带有中性情绪色彩.要求被试判断主人公是否会梦到该事物,并给出自己的理由.研究结果发现:(1)9岁儿童比5岁、7岁儿童更好地理解梦是不受个体意愿控制的心理过程;(2)5岁儿童倾向于认为负性情绪且不想梦见的梦较中性情绪且不想梦见的梦更容易被控制,而7岁、9岁儿童则不这么认为.这些结果说明随着年龄增长,儿童逐渐认识到梦是不可控的心理过程,而且5岁儿童认为负性梦更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检验了人们一种潜在的认知倾向,即低估任务的完成时间。本研究分为2个实验,从两个角度来研究人们低估任务时间的行为。实验一从不同预测方式的角度,检验了任务的相似性和认知需求因素对任务时间估计的影响。实验二从未来时间知觉的角度,检验了未来时间充裕感对任务的完成时间预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时间预测方式都会引起对任务完成/持续时间的低估;任务的相似性会利于任务时间估计的精确性;认知需求因素会和任务的相似性产生交互作用,从而影响任务完成时间的估计;未来时间充裕感的程度也会影响人们对当前任务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成就目标启动对风险偏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近研究发现,目标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被激活并自动地引导行为以达成目标,但其内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试图考察风险偏好是否受无意识目标调节。实验采用问卷作为启动刺激,分别启动被试追求成功的目标与避免失败的目标,并在收益框架下和损失框架下测量被试的风险偏好。结果发现:在收益框架下,受到追求成功目标启动的被试比受到避免失败目标启动的被试更加偏好风险;而在损失框架下,两组被试间未发现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自动激活的成就目标可以影响个体的风险偏好,使个体面对风险情境时能做出更合适的行为以达成目标,即对风险偏好的调节是无意识目标自动影响行为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