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废寺     
早就听说京西有一座荒废的庙,离法海寺不远,在香山鬼见愁的西南面,建在一座叫天泰山的小山上。庙叫慈善寺,因冯玉祥将军三次光顾而颇有名气,它的周围留有不少冯先生的摩崖石刻,是石景山区的风景名胜点。听去过的人告诉我:“没意思,一座破庙,毫无看头,还是不要去吧。”我也就断了去看的念头。今秋,友人盛情相约,说那里环境甚雅,还有红叶可看,而且绝对没人,难得清静一回,我也就心动了。坐汽车出磨石口,过五里坨,再折向东北,渐渐盘旋而上。半路上岔出一条简易公路,据说是专为通向慈善寺而修筑的。沿这条路再行驶一刻钟的样子,便到了慈善寺。它…  相似文献   
2.
净土是针对浊世而言的。在一个尔虞我诈、乌烟瘴气、庸庸碌碌、醉生梦死的红尘万丈的污浊世界上活得厌倦了,人们便希望有个与此岸截然相反的彼岸,那应该是一块互敬互爱、坦诚率真、精进日新、超脱生死的纯净透明的无染之土。虔诚的人们为此追求了多少年、多少代,用多少种语言、多少种辞汇描述着那净土的美好和诱人。然而,终于有那么一天,有人突然发现,那净土并不遥远。它既不在星外,也不在西方。它竟然就在我们的心田之上,只不过要靠我们去发现,要靠我们拭去红尘,还它的本来面目。净土原在浊世中。或许,这净土还不可能在每一个人的心田上都显露出来,发现它还需要种种机缘和探索。但毕竟就在这世上还是有净土的,陶渊明不就说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话么? 我愿伴您到这人间净土之中去流览,去拾上一两瓣‘秋菊之落英’。独上山冈,我心徜徉。复入红尘,回首佛光。  相似文献   
3.
器小     
器小的人,眼光浅近,肚量猥小,境界促挟。 从心灵的格调来看,大气的人像一棵巨树,长在旷野里,苍劲,宏阔,气势雄浑磅礴,而器小的人,像一株植物,一头扎进了瓶子里,无论怎么长,也别别扭扭的,屈曲,萎缩,难见气象。  相似文献   
4.
水渠     
幼年的孙楠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父亲是音乐老师,母亲在歌舞团工作。他从5岁开始就跟随父亲学习钢琴和民族唱法,后来又到歌舞团学习吉他和美声,15岁那年,他组织了一支乐队,并且在当地的一次青少年乐队比赛中大放异彩,他也因此声名鹊起。  相似文献   
5.
曹禹先生追悼会之后,过了一个月,李玉茹夫人为曹禺先生又举行了一次念经会,在北京广济寺里。念经会实际分为上下两段,上段是世俗的,下段是宗教的。这种刻意的安排很别致,很周到,很好。我有幸受玉菇夫人之邀,出席了这次念经会,还主持了上段的追思活动。这样的纪念活动是家庭式的,人数不多,参加的只限于家人和少数的被特邀的朋友。上段活动和下段活动分别在相距不远的两个殿里举行,上段在后殿,主坛坐西朝东,西墙上悬挂曹禺先生遗像;下段在前段,即大雄殿,那里是供奉三世佛的地方。在后殿举行的那段世俗的追思活动,形式自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