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无常与悲欢     
胡超 《大众心理学》2022,(11):27-28
<正>17年前的春天,我在家乡写了一篇作文:《流年倒影,一路同航》。作文的话题是“只能陪你走一程”。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依依不舍地送朋友到机场,最后说了这句话,让我们就此写一篇作文。家乡的空气和加拿大的一样透明无尘,考场上的我望向四月天空白云缝隙里漏下来的阳光,写下了我这辈子最好的一篇应试作文。考场上是沙沙的写字声,而我想到人生的种种,有许多莫名的情感,像四月忽明忽暗、浓重深情的天空——所以我手上起了鸡皮疙瘩。  相似文献   
2.
<正>心理学最核心、最宝贵的思维是什么?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有何区别?如何看清那些遍布朋友圈的标题党文章?怎样发现一篇真正的科普文章?要回答这些问题,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一种特定的思维:实验思维。心理学中最有用、最宝贵的是实验思维:将实验研究背后的思维方法应用到生活中,看穿种种因果关系的错觉。什么是实验?心理学又如何运用实验进行研究?大家可以看看网易公开课“Crash Course:Psychology”中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看完这10分钟的课程视频后,  相似文献   
3.
智慧与美德是独立但相互作用的心理结构。针对其关系,以往哲学家与心理学家基于个人经验和文化观念进行了大量规范性层面的理论思辨,但仍存在理论分歧(线性论、阈值论、从属论),且缺少以定量方法为主的描述性层面的实证研究,尤其缺乏基于实验的关于“智”与“仁”双向因果关系的探索。未来研究可以借鉴实验伦理学的范式,着眼于研究特定领域、特定情境下智慧与美德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加强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智慧与美德关系的研究,并探索其潜在的认知神经机制。如何统一智慧与美德关系的“应然”与“实然”的研究,是接下来需要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实际购买力超过美国。但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有一些社会、文化的结构变化可能增加青少年的自杀风险。诚然,引发自杀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生理、遗传、社会、经济等方面。不过,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大众心理层面最容易操作也是最重要的自杀预防因素。对于青少年来说,负面事件带来的痛苦是自杀最直接的因素,而缺少周围人的关爱(或者没有感知到别人的关爱)、  相似文献   
5.
邱小燕  葛艳莹  胡超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2):2799-2808
疫情等社会灾难时期, 创伤经历者急剧增加, 加之交通阻断, 传统的心理救援很难及时应对大范围的灾民心理危机; 而表达性写作便于心理学工作者大规模实施, 且可通过电话、网络等远程通讯工具进行指导, 治疗PTSD等心理创伤, 改善生理、心理健康。社会灾难时期表达性写作的机制复杂, 涉及暴露脱敏、意义重建、自我抽离—自我调节、工作记忆优化和认知神经机制正常化; 其疗效受到作者特质、干预时间和写作形式等潜在因素的影响。相应地, 未来应结合本土社会文化因素, 重视在线干预研究, 探索表达性写作相关的认知神经机制, 综合不同的生理、心理健康指标评估表达性写作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黄成利  胡超 《心理学报》2023,55(2):318-335
基于悲伤情绪的功能及效应,提出死亡意识的“悲伤管理假设”。实验1采用电生理、微表情、主观报告等方法探索死亡意识伴随的情绪变化;实验2和实验3对比死亡意识的“悲伤管理”和“恐惧管理”,并探索情绪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死亡意识诱发悲伤和恐惧(尤其是悲伤),且死亡反思诱发更多的悲伤;恐惧在死亡意识与外在人生目标间起中介作用;悲伤(而非恐惧)背景音乐下,死亡意识使个体更重视内在人生目标。上述结果为死亡意识的“悲伤管理”提供了实证依据,表明在悲伤的情绪中加工死亡意识可能促进个体的内在成长,这对疫情等社会灾难时期的心理救援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乾东  胡超  傅根跃 《心理科学》2013,36(2):306-310
本研究探索艾森克人格问卷说谎量表上说谎与不说谎的语音频谱差别。我们录下被试在做艾森克人格问卷时回答“是”或“不是”的声音。使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对/bu/,/sh/、/i/的前三个共振峰频率和波段(F1、F2、F3、B1、B2、B3)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说“是”时说谎和说真话在/sh/的F1、F3、B1上存在差异,说“不是”时在/sh/的F1、F2、F3上存在差异。本研究表明说谎和说真话在语音频谱上存在差异,同时说谎在不同音素上的效应可能不一样。  相似文献   
8.
王乾东  胡超  傅根跃 《心理学报》2013,45(2):169-178
本研究探究国内生活的幼儿在加工面孔时视觉策略上的异族效应。研究选取了在中国本地生活并且没有与异族个体有过直接接触的幼儿和成人, 完成一个学习和再认本族和异族(高加索白人)面孔的实验, 同时眼动仪记录了他们看面孔时的眼动数据。结果发现:国内生活的幼儿和成人在加工面孔时存在视觉策略上的异族效应, 即幼儿和成人均更多地看本族面孔的鼻子和嘴巴区域而更多看异族面孔的眼睛区域。此外, 相对于成人, 幼儿在加工面孔时, 更倾向于看面孔的眼睛部分, 进行局部加工。本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专家—— 新手理论, 对本族面孔更多的视觉经验将我们塑造成自身物种或种族的面孔加工专家, 从而对本族面孔更多地采取以鼻子为中心的整体化视觉加工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索不同情绪状态下说话时单个音素的语音频谱与其人格特质的关系。45个被试参加了16PF人格特质测验, 然后对人格测评的虚假结果进行反馈, 同时报告自己的情绪感受。通过记录被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回答“是”和“不是”, 然后用语音软件Praat分析辅音/Sh/的频谱参数:前三个共振峰的频率和波段, 结果发现:在平均0.14秒时长的辅音/Sh/上就有了显著的情绪效应, 而且, 频谱参数从中性情绪状态到积极情绪状态的变化量与说话者的情绪稳定性、敢为性存在显著相关; 被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音素/Sh/的频谱参数与部分人格特质有显著相关, 尤其是敢为性、敏感性这类与个体情绪、人际交往行为有密切关系的特质; 此外, 不同情绪状态和回答类型下语音频谱参数与人格特质相关不同。本研究结果预示了从语音频谱揭示说话者人格特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考察对他人可信程度的感知是否会影响对该人物面孔长相的表征及其潜在的机制。实验1让被试形成目标人物可信或不可信的印象。随后利用反相关图像分类技术将被试对目标人物面孔的心理表征可视化。结果发现无论目标人物是男性还是女性,高可信度的目标人物与更具吸引力和积极特质的面孔表征相关。实验2从一批新的被试中可视化了可信和不可信群体的面孔表征的特征,并与实验1中获得的目标人物的面孔表征的特征做相似性分析,发现被描述为可信(或不可信)的目标人物的面孔表征特征与可信(或不可信)群体的面孔表征特征有更多的相似性,说明当人们得知他人是可信(或不可信)时,会把脑海中的对应图式特征叠加到该人物的面孔物理特征上,从而重塑面孔表征。本研究说明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在面孔表征形成中扮演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