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耿卫忠 《天风》2008,(14):32-33
根据圣经教导和基督教会的传统与教义,基督徒非常注重各种关系的和谐,比如神人和好,信徒合一;家庭和睦,邻朋友好;主仆和洽,官民和顺等.  相似文献   
2.
一、序言 我在北京燕京神学院读书的时候,买了一个把手上雕刻着龙形的水杯放在宿舍里,等我下课回来时,却发现新水杯的把手被人用刀子刻了,上边的龙不翼而飞.当时我非常生气,想问一下是谁,为什么刻我的水杯,于是有位同学非常严肃地告诉我:龙就是撒但,是魔鬼,不能把它带到我们的宿舍里来,我无言以对,哭笑不能.无独有偶,在多年的教会牧会经验中也常常遇到类似的情况.有的信徒因信主的缘故烧了家中带有龙图案的被套、床单以及窗帘,也砸烂了家中绘有龙图案的瓷器、花瓶和杯碗等器具,有人甚至将其视为一切病患和不幸的原因.听说有位信徒得了病,虽经众人的祷告仍不见好转,后来有人发现他每天晚上睡觉时用来取暖的热水袋上绘有龙的图案,于是就有信徒说"难怪你要生病而且一直祷告都不见好,原因就是你每天抱着撒但睡觉."  相似文献   
3.
耿卫忠 《天风》2004,(10):27-30
序言 约翰福音对耶稣事工的记载与前三福音有所不同,前三福音记载耶稣在加利利的工作较多而且详细,而约翰福音则更多地记载了耶稣在耶路撒冷的工作和教导,比如约翰多次记载耶稣进圣城(2:13;5:1;7:10;12:12)。最后一次记载耶稣上耶路撒冷除了他为门徒洗脚之外则是长达近六章(12-17章)的临别赠言。而在这长篇语重心长的告别辞中,重点体现出的是耶稣对门徒的爱,"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13:1)。接着耶稣就用行动来  相似文献   
4.
耿卫忠 《天风》2016,(11):10-12
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党和政府的严格要求,也是全社会和每位公民共同的责任,同样是教会(团体、院校和场所)和基督徒应尽的义务,因为教会是社会的一部分,而基督徒是国家的公民。因此,中国基督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有效途径,是坚持中国化方向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大会于1989年通过决议,宣布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1993年联大特别会议则确定从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为"国际家庭日".其宗旨就是呼吁各国重视家庭的作用,反对家庭暴力、性别歧视等不良风气,促进家庭和睦与幸福,推动家庭为社会和谐作贡献.  相似文献   
6.
我是爸爸     
耿卫忠 《天风》2009,(7):10-11
作为一名教牧同工,在生活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在教会是牧师、长老、传道或是堂会的负责人,在家是儿女、父母、兄弟或姐妹。在教会要牧养好信徒,在家同样也要牧养好自己的家人。教会圣工重要,家庭责任也不能忽视。其实我们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是圣工的一部分,是另一种形式的证道。在一次讲道之后,与几位同工和信徒交流了我的育女心经。他们很感兴趣,愿意我能有更多的分享。以下是我身为人父的心路历程,与大家一起分享,共沐主恩。  相似文献   
7.
耿卫忠 《天风》2009,(6):23-24
一、巴拿巴其人其事 巴拿巴原名约瑟,是一个利未人,出生于居比路(即现在的塞浦路斯).后因他善于安慰、劝勉和鼓励人,使徒们送他一个雅号--叫巴拿巴(劝慰子之意).  相似文献   
8.
教会规章不仅是教会应该共同遵守的条文,更是教会建设中的神学指导思想,乃至教会发展路向的反映常言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自然也是"国有国法,教有教规"。国法(即国家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它既反映执政党的意志,也体现价值共识和公共意志,承载理性精神和文明智慧,它是管理社会、维持秩序、促进发展、化解矛盾的基本规则,故适用于社会全体成员和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耿卫忠 《天风》2012,(6):7-9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耿卫忠 《天风》2004,(6):27-30
一、序言 我在北京燕京神学院读书的时候,买了一个把手上雕刻着龙形的水杯放在宿舍里,等我下课回来时,却发现新水杯的把手被人用刀子刻了,上边的龙不翼而飞。当时我非常生气,想问一下是谁,为什么刻我的水杯,于是有位同学非常严肃地告诉我:龙就是撒但,是魔鬼,不能把它带到我们的宿舍里来,我无言以对,哭笑不能。无独有偶,在多年的教会牧会经验中也常常遇到类似的情况。有的信徒因信主的缘故烧了家中带有龙图案的被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