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江泽民同志2001年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回答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条件下,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而又执掌国家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妥善处理同信仰有神论的基本群众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系统地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政策,形成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社会主义的宗教论”,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领域,事物间的联系即关系,整个社会是一张巨大的社会关系之网。社会关系的综合就是社会关系体系。社会关系体系由基本社会关系和非基本社会关系构成。社会基本关系是构成社会生活基本领域、基本过程及脉络的社会关系,它包括社会物质关系和社会思想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一定社会制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评价自己的和别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即为道德情感.我国对于道德情感的发展规律及特点的研究,不论是理论方面的探讨,还是研究方法的探索,都还很薄弱.我们协作组在对中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行为做了初步研究以后,又执力于道德情感的研究,为的是对中小学生的品德心理发展做一个系统地研究和分析.道德情感的内容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在本研究中选择了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良心,荣誉感、幸福感等五个主要的范畴做为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5.
性格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由于性格特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影响性格发展的各因素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联系,又由于性格的发展并非由外在环境因素简单决定的,它们的联系不是单向的,而是一个双向的交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因此,性格发展规律的研究是心理科学中难度较大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这是加罗第最近在克雷蒙-惠朗大学的一篇报告。加罗第近几年来把黑格尔哲学的遺产的价值捧得很高,他指責斯大林所犯的“哲学錯誤”之一,就是拋弃了黑格尔的遺产。1962年,他发表四百多頁的一本著作《上帝已經死了》,对黑格尔哲学作出了他自己的分析。在这里譯出的这篇文章中,他所分析的黑格尔邏輯学中的“矛盾”和“总体”的問题,就是“二”和“一”的問題。加罗第說,黑格尔哲学的体系以总体为中心范畴,这个体系始于絕对的总体,又以絕对的总体告終,所以是思辨的、唯心主义的,是一种神学的世界观。至于以矛盾为中心范畴的黑格尔的方法,則只要把它唯物主义地顛倒过来,就具有科学价值,因为这是經现代各门科学发展的成果所証明的辯証法。加罗第用了物理学、生物学和美学上的一些例子,駁斥了黑格尔的带有神学性质的总体概念,认为矛盾不是总体的环节,反之,总体乃是矛盾的环节。他主张对正在产生的总体而言,矛盾是第一性的,但他认为用辯証法的矛盾处理問題的目的,在于找到具体生动的和諧,这也就是辯証法的最大的优越性。加罗第借口冲破“教条主义”,借口反对辯証唯物主义給科学研究规定各种“清规戒律”,号召不怕不断地对科学結論作最根本的修正,却不肯定辯証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的永远普遍有效的真理。他把相对說成是絕对的,而排斥了相对之中的絕对的东西。同时他强調辯証法是自由的內在规律和創造的內在规律。这种創造的自由,就是通过对事物之間的矛盾的处理而求得一个新的协調的总体。所以,加罗第在本文中所鼓吹的,实质上乃是主观主义和詭辯論,是矛盾調和論。  相似文献   
7.
本文第一部分是对一年来各协作单位关于超常儿童的研究进行的简要总结,着重在根据现有调查和追踪研究的材料,概括出超常儿童共有的五个方面的特点。第二部分是对进一步开展协作研究提出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著名心理学家、中国共产党忠诚党员、从教62年的杰出教育家、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智贤先生,于1991年3月5日凌晨一时三十分因心性猝死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作为他的学生,我们的悲痛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朱智贤教授,字伯愚,江苏省赣榆人,1908年12月31日出生。1928年师范学校毕业后,即从事教育工作,写过许多儿童教育论著。1930年被保送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系学习,毕业后任心理学和数育学教师。1936年春,赴日本留学,进入东京帝国大学任研究员,并准备攻读博士学位。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放弃攻读博士学位,毅然返回祖国。  相似文献   
9.
张与弛 《法音》2022,(4):68-71
<正>高僧保志,又名宝志,在南梁慧皎所撰《高僧传》中有梁京师释保志传,唐道宣《续高僧传》中也有数言[1],宋惠洪撰《石门文字禅·钟山道林真觉大师传》中云:“(南朝梁)敕谥广济大师……(唐代)谥曰妙觉……(宋)太宗皇帝……赐号道林真觉大师。”[2]保志不仅被历代皇帝追赠谥号,关于他神力的记载也愈加玄妙。梁《高僧传》中,保志被归入“神异”高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市场经济改革开放至今,变化巨大,但也在发展中出现了诸多社会道德问题,有些问题已相当严重.如何评估当前的道德状况?造成社会道德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如何根治或如何重建?带着这些社会上下都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基地于2011年12月17日至18日组织召开了"当前中国社会道德问题与道德重建"专项研讨会.本次会议邀请的学者覆盖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专业领域,周孝正、竹立家、刘光明、杨义芹、张海涛、张傅等一批在各个专业领域各有建树的学者参加了会议,伦理学基地的葛晨虹、龚群、肖群忠、李茂森、曹刚、郭清香、杨伟清、张霄等研究员,部分杂志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也都参加了会议.会议旨在汇聚各方相关专家,切实"会诊"社会道德问题,集思广益,诊断病根,开出具有建设性的社会道德问题治理"药方".会议讨论热烈而深入,主要围绕下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