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生效应指朗读的记忆成绩好于默读的,然而目前还不清楚发音动作和声音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fNIRS技术,考察大学生朗读、唇读、默读三种阅读方式时的记忆成绩和大脑激活模式。结果发现:(1)朗读和唇读的记忆成绩显著高于默读的;(2)朗读和唇读时在初级运动皮层、布洛卡区和威尔尼克区的激活程度均显著大于默读时的;(3)朗读时在威尔尼克区的激活程度显著大于唇读时的。这表明,发音动作相对声音在产生效应中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2.
以汉语双字构成的真词与假词为实验材料,2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技术(f NIRS)和事件相关设计,考察被试在完成词汇判断任务时的大脑激活模式,探索汉语双字词在心理词典中的表征方式。结果发现:(1)在完成真假词判断任务时,被试大脑左侧额叶和左侧颞叶均被激活;(2)与判断假词相比,被试在判断真词时显著地激活左额上回和左额中回。这一结果说明汉语双字词在心理词典中是混合表征的。  相似文献   
3.
建设高质量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既是助力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路径,也是推进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与手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既为建设高质量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工作指明了方向,又从方法论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和正确路径。本文论述了如何通过贯彻落实“六个必须坚持”开展高质量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fNIRS)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脑成像技术, 其凭借生态效度高,成本低等优势已成为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测谎技术.研究者使用了被动说谎和主动说谎的实验范式, 验证了fNIRS技术在说谎研究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揭示了其在探讨年幼儿童说谎行为和真实互动情景中自发说谎行为的神经机制中的优势.未来研究应综合运用多种指标和方法, 考察说谎行为的神经网络, 加强真实人际互动情景下自发谎言神经机制和儿童说谎认知发展神经机制的研究, 这将有助于揭示说谎的本质, 提高测谎效力.  相似文献   
5.
使用《运动想象问卷−修订版》筛选出的30名被试(男女各半), 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监测被试在执行实际举哑铃(男生, 4磅和8磅; 女生, 2磅和4磅)任务和想象举同等重量哑铃任务时, 其大脑皮层氧合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结果发现:男女被试在运动执行与运动想象任务下都激活了主运动皮层; 且运动执行的大脑激活水平高于运动想象。在执行实际运动任务时, 运动强度显著影响大脑皮层血氧浓度的变化, 表现出左半球偏侧化优势; 在执行想象运动任务时, 运动强度没有影响大脑皮层血氧浓度的变化, 且无偏侧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背景线索效应是由重复场景导致搜索效率提高的现象。以往研究发现三维场景下能获得背景线索效应,但对三维场景下深度知觉线索信息如何影响空间场景提供有效线索引导注意仍缺乏实证研究。本研究以矩阵刺激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的刺激项目水平数探讨深度知觉线索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模式。结果发现:(1)在场景布局由较少项目构成时,深度知觉线索提供目标与刺激项目的有效联结,获得背景线索效应;(2)当刺激项目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深度知觉线索增加了背景线索任务的搜索难度,干扰了重复场景中的背景信息对注意的指导性加工,背景线索效应消失。研究结果为三维场景下深度信息对空间场景中注意引导加工的影响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7.
智力运动是以开发智力为目的且涉及到较多认知活动的竞技运动。研究表明, 长期的智力运动经验会影响专家在领域内任务中知觉及记忆的行为表现及其大脑活动。智力运动经验使专家知觉广度增大的同时, 促进专家对棋子关系进行整体性知觉加工, 且这一过程与颞顶联合区、缘上回、压后皮质、侧副沟、梭状回等区域有关; 在长时记忆中存储的具体(空间位置)及抽象信息(知识、策略、棋子关系等)是专家记忆优势发生的基础, 该过程与内侧颞叶、额叶和顶叶有关。未来研究可以从智力运动类型、创新实验范式, 结合测量设备及认知特点, 深入探讨智力运动专家整体知觉优势及记忆优势的神经机制, 为人工智能和技能训练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读者重复学习新词时眼动行为经历的变化,揭示儿童和成人自然阅读中新词学习能力的差异。构造双字假词作为新词,将其嵌在五个语境中,记录儿童和成人阅读时的眼动轨迹。结果发现:随着新词学习次数的递增,儿童和成人在新词上的首次注视时间呈相同变化;在对新词的凝视时间和再注视概率上,成人在第二次阅读时就大幅下降,而小学生在第四次阅读时才开始下降。表明成人新词学习能力高于儿童体现在词汇加工的相对晚期阶段。  相似文献   
9.
快速命名任务是一种需要命名多个高熟悉项目的认知任务,尤其适合用来对成因复杂的发展性阅读障碍进行研究。许多研究者使用不同类型的快速命名任务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者的快速命名缺陷在眼动过程表现为中央凹和副中央凹的加工困难,在认知过程中表现为抑制能力较差等。未来的研究中应该注意到快速命名缺陷的复杂性,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探究快速命名缺陷的本质,从而建立系统性的假说。  相似文献   
10.
以134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姿势-认知”双任务范式,通过2个实验探讨直立、蜷曲姿势对情绪概念加工的影响。实验1采用情绪词效价判断任务(浅加工),结果显示,无论是判断积极词语还是消极词语,直立、蜷曲姿势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实验2采用需要进行更精细加工的情绪词效价评定任务(深加工),发现蜷曲比直立条件下对消极词语的评分更低,两种姿势在积极词语的评分上差异不显著。研究显示,在情绪概念加工中能够出现“蜷曲-消极”具身效应,该效应仅在认知加工程度较深的任务中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