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章凯 《美与时代》2014,(1):47-48
中共中央闻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美育正式列入国家的教育方针,将美育提到了与德育、智育、体育同等的位置,进一步明确了美育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肯定了审美素养、艺术素质是任何一个现代人都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这对于学校美育工作的落实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兴趣对文章理解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章凯  张必隐 《心理学报》1996,29(3):284-289
研究兴趣对文章理解的作用,其主要目的是:(1)提出一种新的兴趣理论;(2)研究兴趣对文章理解的作用效果;(3)探讨阅读过程中兴趣和背景知识之间的关系。二项实验研究基本证实下列假设:(1)兴趣对文章的理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兴趣高的读者对所读内容表现出更强的推理能力;(3)兴趣高的读者在阅读中会表现出更高的元认知水平;(4)兴趣对文章理解的促进作用相对独立于背景知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兴趣发生机制研究的进展与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章凯 《心理科学》2003,26(2):364-365
1 引言  兴趣在情绪与认知关系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也是全面认识人类认知现象必须探讨的一个关键问题。近二十年来 ,兴趣研究正在逐步走向复兴。我们把目前兴趣发生机制的研究概括为三种理论假设 :需要假设、认知假设和信息假设 ,本文旨在对这些理论假设进行介绍和讨论 ,并进行进一步研究。2 兴趣发生的需要假设  兴趣发生的需要假设主张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需要的对象也就是兴趣的对象 ,认为兴趣产生于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一定对象对个体需要的满足。例如 ,皮亚杰指出 ,兴趣 ,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 ,它表现出…  相似文献   
4.
兴趣对不同理解水平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凯  张必隐 《心理科学》2000,23(4):482-483
1 引言  兴趣影响学习的作用机制及其效果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近二十年来已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目前在这一领域研究得比较多的问题是兴趣对文本理解的作用 ,这是兴趣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外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主要有二条途径 ,即分别研究个体对某一话题的兴趣和基于文本内容的兴趣对文本的保持与理解的影响。最近几年 ,我们在兴趣的信息—目标理论指导下 ,形成了第三条研究途径 ,即在兴趣测量中 ,以被试对具体阅读活动的兴趣为指标 ,研究实际阅读情景中出现的兴趣对文本理解的作用 (章凯、张必隐 ,1 9…  相似文献   
5.
章凯  时金京  罗文豪 《心理学报》2020,52(2):229-239
文章探讨了领导者建言采纳促进员工建言的理论基础、作用机制及其对发展建言研究的意义。通过引入个体心理的自组织目标系统理论, 整合了员工建言研究的动机视角和认知视角, 构建了建言的目标自组织观点。在此基础上, 分析和检验了工作意义感和建言效能感在领导者建言采纳促进员工建言的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来自73位领导者与236位员工的纵向数据, 结果显示:(1)领导者的建言采纳对员工的促进性/抑制性建言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2)工作意义感和建言效能感在领导者建言采纳与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展了对建言行为形成机制的认识, 促进了建言研究的理论发展, 并对管理实践有着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画家在一件绘画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内涵,就是这件作品的中心思想。在美术界,表达中心思想这一概念时习惯上称为主题性绘画或主题创作,说法不一,内涵相同。所有的绘画艺术作品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无论是大型历史题材作品,还是小品,只是分量不一,侧重点不同,有的明确,有的含蓄;有的恢弘,有的淡雅。没有主题,就没有灵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