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造纸术和印刷术很早便走向世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也广泛传播到西方,同时西方文化也传入中国。中国的造纸术最早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据记载,伍麦叶王朝(661—750)覆灭后,造纸术由中国传入。公元751年1月——752年2月,唐朝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军与阿拉伯军队于怛罗斯河畔(Taraz)发生战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上一期学习了有关“小净”的知识,我们在这一期学习的内容有:“大净”以及与洁净有关的一些问题。“大净”是阿拉伯语“乌思勒”的意译,原意为洗浴、洗涤,即用洁净的水冲洗全身。《古兰经》云:“如果你们是不洁的,你们就应当洗周身。”(5∶6)根据伊斯兰教教法规定,凡无大  相似文献   
3.
《天方典礼》是国内学者关于伊斯兰教律法和礼仪的介绍比较权威的书籍,其中对于五功之一的朝觐,刘智做了详细的介绍,尤其是有关朝觐的条件和能力,有其独特的阐述。可以说,《古兰经》与圣训"尽能力而行"的精神,在刘智《天方典礼》里体现的可谓淋漓尽致。现刊发穆卫宾老师的这篇文章正是希望我们大家能全面、准确地理解朝觐的内涵与真谛,干好朝觐仪式之外的功修,做一个完善、全美的朝觐者。  相似文献   
4.
正陈垣先生的《元西域人华化考》于1923年10月9日完成,同年12月和1927年12月在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燕京大学《燕京学报》上相继刊出,之后合集成书。《元西域人华化考》一经面世,就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强烈震动和反响。今天我们再读此书时,深感陈垣先生对"华化"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造纸术和印刷术很早便走向世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也广泛传播到西方,同时西方文化也传入中国。中国的造纸术最早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据记载,伍麦叶王朝(661—750)覆灭后,造纸术由中国传入。  相似文献   
6.
陈恒先生的《元西域人华化考》于1923年10月9日完成,同年12月和1927年12月在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燕京大学《燕京学报》上相继刊出,之后合集成书。《元西域人华化考》一经面世,就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强烈震动和反响。今天我们再读此书时,深感陈垣先生对“华化”这一课题所持的精度与高度,他以元代西域人仰慕并“效仿”学习中国文化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教门知识讲座 第二讲 伊斯兰教的基本功修@穆卫宾~~  相似文献   
8.
忆斋月     
许多年过去了,美丽的童年时代与年轻的梦想都已消失,但是有些事却永远勾抹不掉,那就是童年的回忆。每个人都有其童年时代的回忆,尤其是斋月的回忆。这些遥远的记忆一直延续到青年、壮年直至老年。这里记录的是一位名人的童年回忆。斋月夜晚的福份母亲在炉灶旁炸油香,小孩坐在母亲身边看着她做饭。油香的美味一阵阵飘来,孩子的口水开始一点点地从嘴角淌出。这时正是黄昏时分,整个村子上空炊烟袅袅,香味扑鼻。孩子感到异常饥饿,肚腹辘辘作响,他幻想着自己正在卷起一张油香,用力塞进口里,大口大口地吞咽。油香渐渐减小,他的肚腹也开始平静,咀嚼…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们行善,那么你们是为自己而行善。"(古兰经17:7)《布哈里圣训集》中讲了这么一则故事,据伊本·欧麦尔传述,穆圣说:有3个人一起外出,遇到暴雨,为了避雨他们躲进一个山洞。突然,一块巨石从山上滚落,堵住了洞口。他们说,现在我们与外界隔离,出不去了,只有依靠真主和我们平时的善行了。于是他们3人各自说出生活中最珍贵的善行,藉此向真主祈祷、寻求襄助。其中一人说道:"真主啊,  相似文献   
10.
各位朵斯提:色兰! 伊斯兰教历来非常重视礼节教育,伟大的真主在((古兰经》中说:“有教养的人确已成功”(87:14)。伊斯兰教主张穆斯林要做“有教养”的人,而“有教养”中,包含了讲文明、守礼节、有礼貌,所以讲文明、守礼仪是每个穆斯林应当具备的美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