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李游  秦燕 《学海》2012,(5):16-19
政治性是公民教育本质属性之一,没有超越于国家的"中性"的公民教育,研究公民教育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普世性"出发。公民教育的内容不是无所不包的,它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表现为主体政治人格的塑造。中国特色公民教育研究过程中必须摆脱盲从心态,牢牢把握公民教育的领导权,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2.
诚信是我国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其实践意义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重视。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诚信在组织领导过程中的意义及产生作用的心理机制进行研究,指出诚信对于领导行为至关重要,是由领导行为自身的特点和诚信本身的优越性决定的。通过分析指出:领导行为的示范效应、期望效应和从众效应决定了领导行为的特殊性,使诚信对领导者而言具备了非凡的意义;同时,通过剖析决策、授权和激励三种具体的领导行为以及员工价值观、态度、知觉的形成机制,揭示了诚信在领导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机理;最后提出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学术界对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认识不足的问题,从教育的基本要素层面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研究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与西方公民教育在结构要素层面的特点,并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教育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