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内隐追随理论,探索了领导者的积极追随原型(PFP)与追随者的积极追随特质(PFT)之间的匹配程度如何影响辱虐管理。对194份上下级配对数据进行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1)相较于非匹配情形,领导者在"PFP—PFT匹配"情形下更少辱虐追随者;(2)与"PFP低—PFT低"相比,"PFP高—PFT高"情形下辱虐管理程度更低;(3)在非匹配情况下,与"PFP高—PFT低"相比,领导者在"PFP低—PFT高"时对追随者有更少的辱虐管理。以上结论能够为组织预防或减少辱虐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对429名被调查者的研究发现,最为公众赞同的公正观依次为:(1)公正体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公正体现为人们在求学、就业、投资、参政等方面的机会平等;(3)公正体现在程序公平合理。因素分析表明,国民的公正观是多元的,可分为6个维度,分别为权利、衡平、救济、报应、平等、平均。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公正内隐观的6个维度最终可聚为"均等"和"对等"2类。  相似文献   
3.
内隐追随理论,是个体心目中既存的关于追随者的特质和行为的认知结构或图式,是当前组织行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兴的概念。内隐追随理论与X-Y理论、内隐绩效理论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内隐追随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可归纳为认知分类模型、信息加工模型及联结主义网络模型等。现有研究还对内隐追随理论的测量、前因变量和后果变量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未来研究中,可能会注重开发更有效的测验工具,深入探索影响内隐追随理论形成的因素,采用多种方法进一步澄清变量间的因果联系,以及加强内隐追随理论的本土化研究等。  相似文献   
4.
公正世界信念是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涵盖的一个重要变量.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从积极的自我感知,愉快或满意,关心他人的能力,高效与创造性工作的能力等四个方面对公正世界信念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评估.对现有研究中的不足进行了评述,对今后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公正世界信念:概念、测量、及研究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正世界信念是美国心理学家Lerner最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即人们需要相信他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公正有序的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人们得其所应得,并且所得即应得。公正世界信念为个体提供了一种对世界的可控制感,从而使人贯注于长远目标,并遵循社会规范行事。这对个体适应复杂的物理和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公正世界信念的概念、测量、及当前的研究热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且指出,探讨公正世界信念与其他心理公正研究诸分支的区别和联系,借鉴内隐社会认知、内隐动机研究中的一些技术方法来研究公正世界信念,深入探索公正世界信念发挥作用的潜意识机制,可能是这一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