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研究采用复制时距和数字加工双任务,探讨数字大小影响时距知觉的机制。实验首先呈现不同时距的圆点,然后让被试按键复制圆点呈现的时距,与此同时,对屏幕上出现的数字进行命名(实验1)、奇偶数判断(实验2)、大小判断(实验3)。实验结果发现对数字进行奇偶数判断时,数字大小对时距知觉没有影响;进行数字命名和大小判断任务时,数字大小对时距知觉都产生了影响,并且时距不同,数字大小对时距知觉的影响也不同。该结果表明时距知觉的数字效应与数字加工任务和时距长短有关,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具体概念加工中的感知运动仿真是概念表征的核心加工过程。本研究系统探讨了语言因素(语言类型: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和情境因素(知觉情境:空间知觉情境和语义知觉情境)对具体概念加工中感知运动仿真的影响。实验1采用语义相关判断范式探讨了第二语言加工过程中是否存在感知运动仿真, 以及第二语言中的仿真和第一语言中的仿真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 第二语言加工中依然存在感知运动仿真, 但是第一语言的感知运动仿真具有一定的优势。实验2采用语义相关判断范式及其变式, 通过2个分实验分别探讨了个体加工概念时空间知觉信息和语义知觉信息对于概念表征过程中感知运动仿真的影响。研究发现, 无论是在较弱的空间信息知觉条件下还是在较浅的语义信息知觉条件下, 具体概念加工过程中都产生了感知运动仿真。本研究的发现弥补了知觉符号理论未对第二语言中的感知运动仿真提出针对性预测的不足, 表明感知运动仿真具有一定的跨语言稳定性。同时, 具体概念加工中的感知运动仿真不受空间信息和语义信息的调节, 这表明感知运动仿真能在一定程度上自动化产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