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表达概念的符号系统,它体现了符号、能指、所指之间的统一关系。人类实际上是生活在一个符号世界里。对符号的运用规则,索绪尔在《语言学教程》一书中作了很好的说明:“能指对它所表示的观念来说,看来是自由选择的,相反,对使用它的语言社会来说,却不是自由的,而是强制的。”这就是说,当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一旦确定下来,就象法律一样,全社会的人都应该遵守,不得任意改变,否则,就会导致交际的失败。美国的R·特里尔在他所著的《毛泽东传》中,读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在上海,有数不清的街道会议。在一次街道会议上,一位文盲老太太发表自己对新宪法草案的看法。在上海方言里,“宪法”  相似文献   
2.
在社交场合中,人们的谈话方式有时是开门见山,直来直去,有时则是设疑布障,迂迥曲折。这后一种谈话或论辩技巧的特点是:首先叙述或提出某一问题,这些事情或问题从表面看来与说话者的真正意图无关,借此迷惑对方,待把对方的兴趣和注意力一步一步引过来以后,随即加以点拨,用一语或数语破的,从而使对方或因顿释疑虑而恍然大悟,或因出人意料而惊叹不已,最后不得不承认说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比喻的运用     
比喻是运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修辞方式。因为一个好的比喻,能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达鲜明的感情,增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但遗憾的是,在我们报刊登载的文章中,还经常出现一些比喻不当的毛病,这不仅影响了正确思想的表达,而且还损害了语言的纯洁和健康。下面我们对一些比喻病例略加分析。一、比得不贴切比喻的本阼和喻体一定要是本质不同的两个事物,但又要有一点或几点相似,否则,就不能构成比喻关系。这是比喻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则。一般来说,运用同类的两个事物打比方,这样的病例不太多,关键出在相似点上。有的两个事物根本不存在相似点,作者用“象”、  相似文献   
4.
在反驳对方论题时,人们常常运用归谬法。所谓归谬法,是先假定对方的论题p是真的,然后从它推出一些内容明显荒谬的判断q,从判断q的虚假必然推出判断p的荒谬。这种方法即地取材,即时取事,寓讽于笑,寄驳于趣。或戏谑之中带着冷峭,或荒诞之中显现理智。或俏皮之中透出机巧。鞭辟入里的分析,风趣幽默的语言,妙趣横生的反驳,使归谬法在言语交际中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归谬法的构成自然各具特色,但归纳起来,从手法上来说,我们认为,下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