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从“性命双修”的视野对乾嘉时期山西著名高道刘一明的“道”“德”论进行了剖析,得出“性命双修”既是刘一明“道”“德”论的前提,又是其归宿。这对当代道德论体系的建构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既要注重生命的教育,又要注重精神的提升;此外,刘一明的“德”论表明,德行的践履不仅要注重个体的自我认知,而且还需要注重外在力量的约束。 白娴棠,女,哲学博士,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相似文献   
2.
本文尝试从教育学的视角,对王重阳的道教义理加以分析,认为它是以儒、佛、道三家的文化核心为主体而组成的一个稳定的精神流程。它以对个体的生命关怀和维护现存的社会秩序为基本旨趣,以立人、达人和陶冶人格为核心内容,形成一种能够实现自我满足、自我平衡的深层文化机制。王重阳道教义理所体现出的教育意蕴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伦理和当今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土耳其与伊朗同属于伊斯兰国家,都经历过由世俗化到宗教回归的过程,且都在义务教育阶段恢复了宗教教育,但由于不同的政治、历史背景,两国宗教教育实施状况不同,土耳其的宗教是以文化传播的形式出现在中小学,伊朗则在中小学全面恢复宗教课程。  相似文献   
4.
从地狱的名称与警戒的内容上看,永乐宫重阳殿重阳画传中的地狱思想的可能影响因素,既接受了道教、佛教的影响,也可能接受了民间说唱、戏剧、笔记小说等地狱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元杂剧众神仙道化剧的影响。重阳画传"十"地狱的数量,可能与全真教之"十戒"、"十劝"思想有关,也可能与宋元时期"地府十王"之说的"十"有关。  相似文献   
5.
王重阳是全真教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他既注重弟子在全真教“宗旨”下的统一性的发展,又注重在“个性”指导下弟子差异性的发展。本文从王重阳的师生观和教育弟子的方式、方法的角度加以分析,以期对我们当今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