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们的文化身分能够免除我们对某些行为所负的责任吗?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这里,我们只涉及文化身分与道德责任之间关系的问题.首先,我们假设行为在道德上是错误的.其次,我们必须将道德责任同法律责任区别开来.出于何种缘由我们认为文化身分可以免除当事人的道德责任?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文化身分能够免除当事人的道德责任,那么可以确信他们对其行为的错误性是无知的.因此,文化身分免除当事人的道德责任可以参照其对相关行为无知的责任.我们通过以下与之相左观点的分析,验证该观点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2.
生态美学作为近年来迅速崛起和影响日盛的一种美学理论,不仅是美学自身逻辑发展的结果,而且是在现实的要求下应运而生的。当今世界面临着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危机,即生态危机空前加剧与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美学作为一种关注生态危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生态美学,对如何应对迫在眉睫的时代问题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同时也是它的时代意义所在。具体来说,生态美学对当今人类的贡献不止是理论上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对于社会的现实意义。其中尤为关键的是,通过生态美育,来切实推进人们对问题的正视和解决。就当今社会而言,就是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引起了许多相互分歧的阐释.最近,克里斯蒂娜·豪威尔斯(Christina Howells)指出,萨特一向坚持自由不能脱离现实世界的观点;而托马斯·安德森(Thomas Anderson)认为,萨特所坚持的是绝对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