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2022年8月27日至28日,国际易学与哲学学术研讨会暨《刘文英文集》出版研讨会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国际易学联合会、中国哲学史学会、兰州大学主办,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承办,南开大学哲学院、清华大学哲学系、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协办。会议设立兰州大学主会场,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以及美国夏威夷大学、俄罗斯科学院等四十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二百余位海内外学者参与会议。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明之绵延,包含中国哲学之绵延.回到中国哲学的传统之中、汲取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聚焦中国哲学的发展问题,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理论方案.为了激发思考、凝...  相似文献   
3.
先秦时期,儒、墨同为显学,墨子批判周、孔,后来的孟、荀又批判墨子。20世纪以来,儒学几经波折,然根基从未断过;墨学不温不火,却亦有复兴之迹象。近年来,儒、墨两家在思想形态上又有新的发展:其一,新儒家内部当中,"心性儒学"与"政治儒学"之间的论战愈演愈烈;其二,在应对现代性问题上,以新墨家为代表的新子学开始跃跃欲试,正逐步跻身主流学术交锋的行列。基于以上内容,从逻辑、义理两个角度出发,即可得出"兼以易别"乃墨家思想之逻辑起点的结论;而以"兼别之辨"为切入点,可便于探讨古今儒、墨两家论战当中所涉及的一些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