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早期启蒙说阵营内的式微论、逝去论、错误论,阵营外的启蒙外来说、文化保守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都对早期启蒙说形成冲击。早期启蒙论者除了守护明清启蒙外,还必须勇敢地释放出早期启蒙说内含的中国启蒙的整体性,通过强调中国启蒙的原初并生、代际传承、兼容并蓄、自主创新,利用与启蒙外来说、文化保守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相通等,回应早期启蒙说阵营内部分裂和西学以启蒙一般整体压境,造成的对早期启蒙说和中国文化的冲击。从根本上说,早期启蒙说唯有从确证中国资本主义内发原生的历史任务中走出来,以启蒙的本土化立场和汇集资源,承担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方能富有生机活力。早期启蒙说具备这种承担和支持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前现代性的视界看,儒学作为主导性文化,以敬天、怀土、追远、亲仁、顺命、勤俭、和乐等聚合性要素,从思想、制度、德行、技艺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维系了中国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以现代性的视界看,儒学作为被批判的对象,也以改命、变通、为学、为政、作工、谋利、出游等离散性要素,参与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现代转型。以后现代性的视界看,儒学作为反思现代化的力量,其中的敬畏、仁义、惠民、反哺、互补、怀乡、和乐等回向性要素,被用于维护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以马克思主义的视界看,儒学作为被批判和利用的资源,其中的去界、通同、平等、公业、爱国、和合、大同等统合性要素,贯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用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文化上体现了儒学自身的张力和活力,体现了儒学与西学的互动和交流,体现了儒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滤透和支持。儒学与农村社会为中国人提供食粮和家园,需要在开放和流变中保持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为了弥补理性的不足,不得不借助隐喻语义的转换生成来诠释生命体的运动规律。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用"道"的隐喻总括生命体的运动规律。而最先明确说明"道"的隐喻性质,确立"道"的本体论地位,并赋予"道"以有无相生的生成辩证法含义的,是道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