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价值观、自我概念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问卷法对7省市958名中学生的价值观、自我概念与生活满意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具有较高的总体生活满意度;(2)男生在身心状况和学习状况两领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女生;高一学生在物质生活领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在社会适应与社会支持领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高二,在学习状况领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初三,在社会发展与国际政治领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高三;(3)价值观中的金钱权力、法律规范家庭价值取向和自我概念各因子对物质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价值观中的法律规范价值取向和自我概念中的人际关系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和外貌自我对身心状况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价值观中的法律规范、家庭价值取向和自我概念中的人际关系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和外貌自我对社会适应与社会支持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价值观中的金钱权力、法律规范、家庭价值取向和自我概念中的理想自我、人际关系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对学习状况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价值观中的金钱权力、法律规范、家庭、公共利益价值取向和自我概念中的学习能力自我对社会发展与国际政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代农民价值取向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测量了来自江苏、福建、山东、辽宁、内蒙古和陕西 6个省份的586名农民的价值取向 ,并对其在年龄、教育水平、省份和婚姻状况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1 )中国农民的价值取向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 ,他们在重视正义公理、公共利益和法律规范的同时 ,也重视学习工作的重要价值 ;(2 )不同亚群体农民的价值取向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不同国家(地区)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方法:运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爱尔兰、美国、高加索、以色列、中国五个国家(地区)共计1345名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进行了测量。结果:(1)五国(地区)中学生高一般生活满意度组人数分布百分比由多到少依次为爱尔兰、美国、高加索、以色列、中国;(2)五国(地区)女生的家庭满意度高于男生,男生的学校满意度高于女生;(3)爱尔兰学生的家庭满意度最高,中国学生的朋友和学校满意度最高,以色列学生的生活环境满意度最低、自我满意度最高;(4)性别和国家(地区)对中学生的学校、生活环境、自我的满意度存在交互作用。结论:不同国家(地区)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存在差异,社会文化背景是影响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学校满意度发展特点及其对学校归属感的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法对1093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了青少年学校满意度的特点及学校满意度对学校归属感的预测。结果发现:1)青少年在学校满意度六个维度的均值排列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教学、学校管理、成就、课业学习。2)不同性别、年级、学习成绩的青少年在学校满意度各维度上的满意情况不同。3)青少年学校满意度和学校归属感紧密相关。年级、学习成绩、学校满意度均对学校归属感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学校幸福感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提出了青少年学校幸福感的概念并进行了理论构建,以此为基础自行编制了青少年学校幸福感量表。对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在中国青少年学生学校生活背景下,学校幸福感由学校满意度、在校积极情感和在校消极情感三种成分组成;(2)学校满意度是一个由成就感、学校管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教学和课业学习组成的六维结构,在校积极和消极情感均为单维结构;(3)本研究所编制的青少年学校幸福感量表(Adolescents’ School Well-Being Scale)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供同类研究使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22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青少年的学校幸福感及其与能力自我知觉、人格的关系。研究发现:(1)女生的学校满意度高于男生;青少年的学校幸福感呈现出随年级增高而降低的趋势。(2)神经质和外倾性两种人格特质在能力自我知觉和学校幸福感之间的因果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表现为神经质在能力自我知觉和消极在校情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外倾性在社会能力自我知觉和积极在校情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风险知觉是指人对潜伏于环境中的危险的主观评定方式或评定值,以“不确定性”为本质特征。在对心理学领域中关于风险知觉研究的三个历史阶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介绍了不同时期风险知觉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指出已往研究在风险值评定和危险源识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理论、测量、扩展三方面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编基本情况问卷、紧张性生活事件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坚韧性人格量表、心理痛楚量表和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对广东、河南、天津、北京等地的1092名职业女性进行调查,建立有中介的调节模型,考察坚韧性人格对累积情境风险与职业女性自杀意念关系的调节效应,以及心理痛楚在该调节模型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累积情境风险可正向预测职业女性的自杀意念;(2)坚韧性人格对累积情境风险和职业女性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3)该调节效应以心理痛楚为完全中介,即,心理痛楚是坚韧性人格调节累积情境风险和职业女性自杀意念关系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不同数学能力水平儿童的执行功能差异,根据331名学前儿童的数学能力得分选取了潜在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组、低分组、典型发展儿童组和数学优秀组等4个实验组。首先分析了各组儿童的执行功能差异特点,之后使用判别分析进一步探索了各执行功能子结构对儿童早期数学能力差异分组的贡献。结果表明:相对于典型发展儿童组,潜在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在执行功能的更新、抑制和转换方面普遍缺损;低分组儿童则仅表现出数字更新能力不足;数学优秀组在数字更新和有时间要求的认知转换方面比典型发展组有明显优势。进一步判别分析表明,对早期数学能力差异分组贡献最大的并非独立执行功能子结构,而是更新和转换的共同因素结构。  相似文献   
10.
采用日重现法对133名高中生学校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进行实描研究,考察了高中生在学校生活中的活动、活动场所、互动对象及与之相应的各种情感体验的日波动模式。结果如下:(1)高中生在一天中的绝大多数活动、场所以及人际互动中均表现为积极情感的体验强度大于消极情感;(2)大部分积极情感以及疲劳的体验强度都表现为在晚睡前达到一天中的最高点,大部分消极情感体验都在该时段降至一天中的最低点;(3)全天都体验到较强烈的胜任感,中午的体验强度最大,早晨的体验强度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