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普世理想"与民族性--探讨中国文学在全球化时代的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韬 《学海》2003,(4):163-168
中国现当代作家们的“绝望”意识在近百年中国文学史上形成了一种传统 ,当代作家们在作品中表现绝望的载体 ,大致有这样几种模式 :割裂了历史的现代精神 ;缺乏整体民族意识的民俗 ;失却了生命豪情仅作为纯欲望存在的个体。在当前这个全球化时代 ,西方强势文化已确实对中国文学形成了三种不同形式的制约 ,即来自于传统启蒙理想、后现代主义和欧美大众文化的三重束缚。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就此结束“一切乞灵于西方”的思维方式 ,把构建汉民族文化体系 ,呼唤汉民族自身的文艺复兴作为创作和批评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第一部中医临床经典著作,也是中医内伤疾病临床诊治的基石。《金匮要略》中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几乎所有的篇目名称均是“病脉证并治”。这种认识疾病的模式对后世中医临床认识疾病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王韬 《学海》2014,(4):187-192
《天演论》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人"艰难时世的‘圣经’",是因为它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价值标准,这正是寻求富强之道的中国人所亟需的。在严氏《天演论》中,"尚力"的斯宾塞代表着"天行","尚德"的赫胥黎代表着"人治",二者共同构成了一种《周易》模式的"天演综合体"。该书的文学性向来被人称道,章太炎与钱钟书却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5.
从现实层面来分析“国学热”现象出现的原因,可归结为国内和国际形势所趋、政治与社会的客观需要.从精神层面来追索“国学”的渊源,则可见文化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之外,构成一个衡量该进程的评判标准;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民族利益出发抛弃了传统,这个貌似主动的行为实际上有着受强迫的历史背景和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该理论即是近代普世价值思潮——社会达尔文主义;新传统思想是在新文化运动的锻打下才日渐发展起来.五四新文化运动应该被完整地看待,国学应该被更广义地看待.  相似文献   
6.
7.
王韬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215-215
党的十八报告大指出,要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近年来,崇信县围绕农村发展工作大局,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产业发展条件较好,农民的认知化程度较高的锦屏、黄花、柏树等乡镇建立了“党支部+产业协会”,“支部+基地+协会”等党群共富经济组织,较好地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经济优势和产业发展的强劲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福楼拜迷恋于创造爱欲的假像,更迷恋于这种假像的毁灭.于是,莫罗把他的爱人变成了假像,爱玛则把她自己变成了假像;莫罗与爱玛都只为纯粹的爱而爱,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距就如同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一样,这样的差距面前,再美好的纯爱想像也终究要归于虚无;福楼拜相当清楚审美对于爱欲的决定性意义,于是他把爱玛和莫罗的审美热情推向奢侈和自由的极限,来颠覆爱欲本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