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Leslie的心理理论机制选择加工模型(ToMM-SP)理论的基础上,本研究探讨信念-愿望推理任务中抑制是如何加工的,并验证Leslie提出的两个抑制模型。采用三地点双重抑制任务,对216名4~6岁儿童实施两个实验。分别考察心理定势及三个地点公平性这两个因素对儿童选择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因素都对儿童的表现有影响。消除了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后,儿童的表现符合返回抑制模型的假说,即儿童在回避愿望的错误信念任务中的抑制加工是系列的。  相似文献   
2.
以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及与其年龄和阅读能力相匹配的儿童为对象,要求他们朗读或默读正常呈现或以词间空格形式呈现的文本,采用眼动仪记录儿童的眼动轨迹,目的是探讨词边界信息的引入对三组儿童朗读和默读的影响。结果发现,相较于正常儿童,阅读障碍儿童需要更多的总注视时间和总注视次数,更短的平均眼跳距离;与默读相比,所有儿童在朗读方式下的阅读加工更困难;相较于默读,词边界信息更多促进了儿童的朗读。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一例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求助者随母亲建立新的家庭后,与家庭新成员产生矛盾,并泛化到学校等周围人际关系中。学习、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情绪、自我观念产生巨大变化。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主要采用求助者中心疗法帮助其重新树立自信;同时采用认知疗法,逐步纠正错误观念,经过5次咨询,问题基本解决,实现了咨询目标。  相似文献   
4.
美学目标是城市设计的目标之一,城市空间美感的营造能够为人提供更为舒适的城市生活。结合前人的研究结论与我国城市现状,总结城市空间美感的研究领域,探讨其塑造的方法与途径,重点讨论了视知觉理论在评价城市空间美感上的可行性、城市空间美感与功能空间的辩证关系、城市生态美的发展方向,以及城市空间美感与地域特色的关系,以期为我国城市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5.
关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快速命名缺陷存在两种理论争论:副中央凹预视效益小和副中央凹负荷代价大。本研究采用修订的汉字快速命名范式,操纵副中央凹预视和负荷两个变量,记录阅读障碍、年龄匹配以及能力匹配儿童的眼动轨迹,区分两种理论争论。结果发现阅读障碍儿童在副中央凹预视效益量上小于年龄匹配组,但在负荷代价上并无显著差异。结果支持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快速命名缺陷源于副中央凹预视效益小,而非负荷代价大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关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快速命名缺陷存在两种理论争论:副中央凹预视效益小和副中央凹负荷代价大。本研究采用修订后的汉字快速命名范式,操纵副中央凹预视和负荷两个变量,记录阅读障碍、年龄以及能力匹配儿童的眼动轨迹,区分两种理论争论。结果发现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副中央凹预视效益量上小于年龄匹配组,但在负荷代价上并无显著差异。该结果支持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快速命名缺陷源于副中央凹预视效益小,而非负荷代价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