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崇民同志《原始社会与社会发展原动因再探》(《哲学研究》1992年第5期)一文,对我发表在《哲学研究》1991年第3期上的文章提出了再商榷。刘文围绕自然形成的社会与历史形成的社会的历史分期及其根据问题,作了较系统的论述。我们看到,刘崇民同志对他发表在《哲学研究》1990年第4期上的文章的观点作了若干修正,但在总体上仍坚持他原有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哲学研究》1992年第1期和第3期分别登载的陶富源和胡承槐二位同志的文章(以下简称“陶文”和“胡文”),对陈志良和杨耕以及刘森林、张一兵诸同志的文章的观点,提出了驳难。“陶文”以他对劳动的基础作用的认识,来论证“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四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贵明 《现代哲学》2002,3(4):41-47,56
马克思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内蕴着四个维度的内涵:人类的历史发展导向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个人自由发展的普遍性和全面性;从虚幻的集体到真实的集体的发展;建立在“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个性与自由主义的个人优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 90年代自由主义在中国的登台亮相 ,尤其是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的世纪性大论战 ,一方面表明中国思想理论界新格局的形成 ,另一方面表明自由主义正在成为中国思想理论界不少人、尤其是不少高级知识分子中某种显性或隐性的社会意识。这势必影响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论战的实质是未来中国的走向问题 :自由主义提供的是渐进的向资本主义演变的方案 ,新左派则没有自己的现成方案 ,但大体上表现出的是社会民主主义的倾向。在这场论战中 ,少有马克思主义者参与其中 ,自由主义正在成为中国思想理论界的话语霸权。同时 ,以往对马克思…  相似文献   
5.
刘崇民同志的《也谈原始社会与社会发展的原动因》(载《哲学研究》1990年第4期),在部分同意我的观点的基础上,对我的文章《原始社会与社会发展的原动因》(载《哲学研究》1989年第6期)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我的文章把“人类自身生产和在其中起作用的自然选择看作是整个原始社会发展的原动因,而把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排斥在外,不区分历史时期地把整个原始社会都看成是自然形成的社会,认为原始社会都是自然形成的生产力的观点”(重点系引者  相似文献   
6.
两种生产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却忽略了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甚至在相当一个时期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论。因此,恢复两种生产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对两种生产理论作实事求是的探讨,就很有必要。本文准备就两种生产理论中有关生产概念、两种生产在历史上的作用及相互关系作一些分析,不妥当和不正确的地方,希望得到关心该问题的同志们的批评。  相似文献   
7.
权文荣同志《怎样理解社会发展的原动因》(载《哲学研究》1987年第5期)一文,批评了孟庆仁同志文章(载《哲学研究》1988年第5期)中某些不够精确的地方,例如把自然环境和人类自身生产相混淆,读后很受启发。但是,权文荣同志认为物质资科生产方式始终是任何社会发展的原动因,而人类自身生产只能是社会发展居于第二位的决定性因素的观点,我认为是缺乏根据的。本文试就此就教于权文荣同志以及理论界同仁,并就权文荣同志所忽视了的原始社会和原始生产力的特殊性,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