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个体建立基于身体经验的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之间的隐喻联结是人类特有的认知方式。不管是具体概念还是抽象概念,只要有具身隐喻联结的概念,其语义的理解便会受到具身启动效应的影响。大脑在加工动词或者含动词的句子时,不仅激活了语言中枢和运动皮层,且大脑随着个体是否执行与语义相应的动作、抽象概念的熟悉程度和其文本背景是否符合等因素而激活不同的神经回路。本文将对以上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旨在从具身隐喻的视角为身体动作影响语义加工的神经机制模型提供初步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是一种可能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成瘾现象。以往的心理学研究大都采用量化研究,在理论层面对成瘾的生理机制、致瘾动机及人格特征等进行实证研究,一般难以直接指导实践者的具体实践。新近心理学中兴起的质化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式。文章分别介绍了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困境及质化研究的概念、特征,并于文后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治疗网络游戏成瘾的质化研究案例。  相似文献   
3.
质化研究: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范式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流心理学一直坚持量化研究的传统.但是近些年来,质化研究开始复兴.成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新"范式".实证主义的衰落和社会科学家对现象学、释义学科学观的重视是质化研究复兴的理论基础.量化方法的困境与多元方法论的思潮、应用实践的需要都促进了心理学家重新接纳质化方法.质化方法的特征是:(1)追寻意义;(2)情境敏感性;(3)主位研究策略;(4)整体描述策略.在怎样看待质化研究方面,心理学内部存在着广泛的争论.  相似文献   
4.
王继瑛  李明 《心理学探新》2012,32(3):282-286
先前研究对游戏动机在网游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作用缺乏明确的认识,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存在争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成就和归属动机对网游-健康关系均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方向相反;成就动机具有类似防御的积极作用,归属动机的调节作用显示了以网游满足归属需要带来的消极后果;(2)享乐动机不完全中介了网游-健康关系(系数为负),以享乐动机的满足作为网游目的的人,较少沉迷于网络游戏,心理健康问题也较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