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伪科学在侵害中医学———兼论中医体系内部结构的缺陷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100029)王红漫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哈尔滨150040)张玉清在目前继承发掘中医学的进程中,始终有一种盲目的惯性:动则把所谓“跨世纪的新创举”必与宏扬中医联系起来。这不是...  相似文献   
2.
老年时期是人生的特殊年龄区间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生活积累之后 ,一切经验都最终沉淀在他们的思维之中 ,而形成老年时期特有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 ,对晚年生活加以抉择 ,而这种抉择又往往带有相当的困惑性 ,同时也多少带有一点神秘主义的倾向。自然法则是不可抗拒的。人到了一定的年龄 ,整个生理就处在一个逐渐衰变的状态。这个衰变的过程可以大略地分为“老、病、死"三个互相交叉、渗透的阶段和状态。长久以来 ,宗教一直在阐说着这一点 ,例如佛教就认为 ,生老病死是人生命的十二个环节之一 ,人从生到死 ,在生死中流转。佛教的宣扬就是要人们…  相似文献   
3.
集中梳理和总结有关中国农民初级卫生保健,特别是农村卫生投入和补偿机制、农村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的文献,结合实地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矛盾,分析当今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的倾向、面临的问题,和当前我国卫生资源科学、合理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滞碍所在,从理论与实证研究的角度提出未来的工作方向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慢性痛的本质日常生活中的疼痛是众所周知的,但在所有的疼痛中与个体的心理社会因素联系最大的乃是慢性痛(Chronic pain)。Ghadiali对慢性痛下定义为:“慢性痛通常是指至少持续6个月的疼痛,此疼痛行为与个体的感觉和情绪因素相伴。”近年来,人们发现从心理社会方面来解释和对慢性痛是极为重要的,其原因有二。①慢性痛的医学处理模式的失败。随着慢性痛患者就医次数的增多,他们对医学模式的失望感加强,各种药物对他们的疼痛似乎毫无作用。②人们发班许多慢性痛患者并无病理学根源。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5.
集中梳理和总结有关中国农民初级卫生保健,特别是农村卫生投入和补偿机制、农村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的文献,结合实地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矛盾,分析当今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的倾向、面临的问题,和当前我国卫生资源科学、合理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滞碍所在,从理论与实证研究的角度提出未来的工作方向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尚未形成体系,还不能用于为生命个体,为人类作出康复性的解释之前──也就是还不能作为用于治疗精神和心理疾患的时候,宗教则是充当了心理精神保健和康复中心的角色。人们通过宗教活动来寻求心理和精神的慰藉,以宗教信仰作为寄托,以祈祷和忏悔的方式作为补偿。例如,当人们碰到不如意的事情,佛教的法师会告诉你这是上一世造的恶业在今世的报应;同样碰到开心的事情,法师还会对你说,这是你上一世修行得到的善果;如果你所期望的报答一直没有出现,法师又会向你说,不是不报,而是时候不到。总之,不管碰到好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考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车离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王红漫几年来,学界强调了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研究,在传统的经典文献研究之外,普遍开展了现代实验研究。究竟中西医(按习惯说法简称现代医学为西医)两种基础理论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