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记忆中的错误联接是指被试在测验中,对先前学过的刺激的某部分重新组合成的新刺激产生错误再认,包括特征错误和联合错误.近年来,出现了众多的有关记忆中的错误联接的理论模型,对影响错误联接的因素,人们也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采用错误联接的实验范式考察汉字记忆中的码相加效应。实验1采用形码加义码,结果发现对义似形似组的特征诱字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义异形似组的。实验2采用形码加音码.结果发现对音似形似组的诱字的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音异形似组的。研究表明汉语记忆中的错误联接存在码相加效应。研究结果可用激活混淆来源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3.
元认知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认知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对于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获得并掌握正确的元认知知识。  相似文献   
4.
王红椿  刘鸣 《心理科学》2006,29(4):905-908
心理学家通过采用事后提供误导信息的方法以及临床治疗中的催眠、想象等暗示性程序发现的记忆歪曲和记忆移植现象,说明记忆的改变并不局限于对经历的或记得的情节的某方面的修改,它还能创造虚假的自传性事件记忆。  相似文献   
5.
目击证人暗示感受性的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暗示感受性指一个人对误导信息的易感性或抵抗力.在目击证人记忆研究领域,有两种暗示感受性:延迟的提取错误和立即的误导信息接受.研究者用不同方法对这两种类型的暗示感受性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进行整合.这对司法实践中证人证词真实性鉴别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考察高低字频对汉字记忆中错误联接的影响.实验表明,汉字再认记忆中出现了频率的镜子效应,但在反应时间限制下,镜子效应中对学习词的正确再认率的差异消失.被试对低频联合诱字的错误再认率高于高频联合诱字.无论是高频字还是低频字,被试对联合诱字的反应时都长于对学习字和无关字的反应时.研究结果可用修正后的激活混淆来源理论(source of activation confusion,SAC)解释.  相似文献   
7.
DRM范式的关联性记忆错觉的理论解释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关联性记忆错觉的深入发展,研究者逐渐对关联性记忆错觉进行理论解释,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模型,该文从四个角度进行了归纳,即:基于部分编码的解释、基于信号检测分析的模型、模糊痕迹理论和综合的建构性记忆模型等,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咨询自身的人格品质是心理咨询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会影响到咨询的过程和助人成长的效果。本从咨询人格完善的必要性,优秀咨询具备的人格品质及如何促进咨询的人格完善三方面论述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关联效应中对情绪诱词的错误再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DRM范式,考察了在汉字单字词语音关联和形声关联条件下对具有情绪色彩的关键诱词的错误再认情况,结果表明:(1)汉字中存在着语音和字形关联,但是语音关联下的对诱词的错误再认率很低。(2)语音关联、形声关联条件下,尽管学习阶段没有出现带有情绪色彩的词,被试仍然对情绪诱词都产生了显著的错误再认。(3)形声关联下对关键诱词的错误再认近于语音关联的两倍,可见概括性的强度影响错误记忆的大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