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总体上看,董仲舒哲学是辩证法而不是形而上学。董仲舒不仅认为客观世界“常动而不滞”,而且认为它及反映它的思维,概念成范畴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他比较辩证地解决了常与变、经与权的关系,而他的“百物皆有合偶”和“合而为一”的论断具有对立统一的思想因素。  相似文献   
2.
一九六五年二月在莫斯科举行了科学共产主义教科书问题的讨论会;同年三月末,在列宁格勒召集了科学共产主义教师和大城市高等院校其他社会科学方面的教师在一起研讨了在上面提到的这次讨论会中提出的重要问题。在列宁格勒讨论会上,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Ц.А.斯捷潘年作了题为《科学共产主义的方法论问题》的报告。一九六五年五月,在苏共中央直属社会科学院的科学共产主义教研究室学术会议上,А.К.库雷列夫作了关于科学共产主义对象的报告。围绕这两个报告的  相似文献   
3.
断定董仲舒的历史观为“三统三正”的循环论,并以此来证实董仲舒的天道观是“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这几乎是以往有关董仲舒论著公认的定论。我认为,这一论断虽然确实抓住了董仲舒历史观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但却只是抓住了它的表面现象,而不是本质。我以为他的历史观同他的天道观一样,其主导方面不是循环论,而是一种具有螺旋发展形式的进化历史观。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