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以自杀的认知模型为依据考察反刍思维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绝望的中介作用以及感恩的调节作用。采取问卷法对119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反刍思维对自杀意念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绝望在反刍思维与自杀意念之间具有中介作用;(3)感恩对反刍思维与自杀意念的中介过程存在调节作用,相对于感恩水平较高的大学生,中介效应仅在感恩水平低的大学生中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应激-易感模型为依据考察冲动性特质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影响的中介作用以及家庭环境的调节作用。采用巴瑞特冲动性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家庭环境量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对902名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旨在考察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对大学生冲动性特质与自杀意念的中介作用以及家庭环境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冲动性特质和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能正向预测大学生的自杀意念;(2)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在冲动性特质和自杀意念之间起中介作用;(3)负性生活事件影响的中介作用和冲动性特质的直接作用受家庭环境的调节。这些结果对于综合解释环境与个体因素对自杀意念的作用与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对广告的态度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红霞  王晨  李季 《心理学报》2004,36(5):601-607
通过对北京城八区11所中学的730个有效样本的研究分析,作者发现,北京青少年对广告的总体态度比较消极, 40.2%的青少年表示不喜欢广告, 27.9%中立,只有31.9%喜欢广告;此外,61.6%的青少年表示不信赖广告,24%中立,仅14.5%的青少年表示信赖广告。在对广告信念的因子分析中,青少年对广告“决策信息”功能表示基本肯定;对广告的“娱乐”、“购买体验”和“个人伤害”结果表示基本否定。此外,人口统计变量与广告总体态度以及各个因子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改变青少年对广告的消极态度,企业营销者需要从产品质量、广告表现形式、广告诉求内容等多个方面加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上海某大型综合性医院的919例医疗投诉进行分类和分析,发现其中88.3%的投诉和医学人文服务欠缺有关.讨论了医学人文服务欠缺的表现,并进行患者需求、医学教育和医院培训等相关因素分析;指出医学人文服务和医疗技术服务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更倾心于美国作品而非日本文学,他本人承认对其影响最大的作家为菲茨杰拉德,以及与菲茨杰拉德处于同时期的卡森·麦卡勒斯.通过文本细读,可以发现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斯普特尼克恋人》与卡森·麦卡勒斯的长篇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从主题的一致性——孤独,到人物形象的相似性,再到同性恋题材的运用.村上春树与卡森·麦卡勒斯虽身处异质文化,但却不约而同地以同性恋为起点,表达出“上帝死了”之后对人类信仰失落后处境的关怀.这种跨越东西方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异质文化间的对话与沟通.  相似文献   
6.
单病种限价收费是医院经营的一种管理模式,是指在临床诊疗收费中,对单一病种病人限定最高费用的做法,是医院的一种自发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缓解了社会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压力,有助于医疗机构收费更趋于合理化。拟从社会的各个层面对医疗机构单病种限价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7.
单病种限价收费是医院经营的一种管理模式,是指在临床诊疗收费中,对单一病种病人限定最高费用的做法,是医院的一种自发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缓解了社会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压力,有助于医疗机构收费更趋于合理化.拟从社会的各个层面对医疗机构单病种限价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8.
阿西莫夫三大伦理原则是关于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基本伦理规范。本研究提出人机投射假说——人会从自身具有的认知、情感和行动智能出发,去理解机器人的智能并与之互动。通过3个实验,从原则一到原则三逐步考察在机器人是否遵守伦理原则对人机信任的影响中,机器人决策类型(作为与否;服从人类命令与否;保护自身与否)的效应,以及人机投射的潜在机制。结果揭示了人机投射在机器人遵守伦理原则促进人机信任中起中介作用,以及机器人决策类型与是否遵守伦理原则之间有趣且有意义的交互效应:(1)在遵守情境下,机器人作为相对于不作为更有利于促进信任,但在违反情境下,则反之;(2)在遵守且尤其在违反情境下,机器人服从相比不服从人类命令更有利于促进人机信任;(3)相较于违反情境,机器人保护相比不保护自身在遵守情境下更有利于促进人机信任。跨实验的分析更深入地阐释了在遵守和违反伦理原则情境中以及伦理要求冲突情境中,有利于促进人机信任的机器人行动决策因素。  相似文献   
9.
欺凌是一种群体动态过程,同伴生态是欺凌发生发展的重要情境。虽然已有研究重视影响欺凌的同伴因素,但从群体动态关系视角细致探讨欺凌相关行为(欺凌、受欺凌和保护行为)发展变化的研究仍十分有限。从社会网络与欺凌相关行为相互影响的关键问题入手,重点考察欺凌相关行为在同伴关系网络中的发展进程,揭示了同伴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内部关系作为欺凌相关行为是否发生、如何发展的重要生态标志,阐明了存在相同行为特征的个体分群汇聚的选择效应和群体内行为传染的影响效应。未来研究应结合多维社会网络、多类型网络结构和关系特征、不同欺凌角色以及我国本土化特点等进一步加强欺凌治理的群体生态研究,从而更好地为群体生态层面上的欺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综合考虑了阶段-环境匹配理论、自杀逃避理论以及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通过追踪调查的方式,探讨校园氛围和负性情绪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影响。采用青少年感知校园氛围问卷、正性负性情绪量表以及自杀意念问卷,对271名中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共三次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1)校园氛围、负性情绪和青少年自杀意念都表现出较高程度的稳定性;(2)校园氛围和负性情绪分别可以延时预测负性情绪和青少年自杀意念;(3)负性情绪对校园氛围和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关系存在完全跨时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