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宗教和谐与民族团结——新加坡宗教文化和宗教政策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教和谐与民族团结——新加坡宗教文化和宗教政策刍议●王文钦新加坡是一个种族、语言、宗教和文化多元的国家。在全国人口中,人数最多的是华族,占总人口的76.3%;次为马来族,占总人口15%;再次为印度族,占总人口6.4%。其他还有欧洲人、欧亚混血人、日本...  相似文献   
2.
儒、道二家思想的地域特点和最初交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所孕育的古代文化,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源头。孔子吸收夏商周三代的传统文化,构造了以“仁”为核心的、既维护等级制度又强调原始民主和原始人道主义的思想体系。敬鬼神面远之和不研究宇宙的起源问题,是孔子哲学的一大缺点。道家起源于氏族制向奴隶制过渡缓慢的荆楚地带。这里的文化富于浪漫主义精神。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老子抛弃了神,构造了以道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体系,其特点是重天道、尚自然、超脱、任达,主张无为而治。老子是《易经》萌发出来的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而在《易经》中亦可寻觅出孔子用自然事物的性质和变化阐明哲理的思想方法、中庸思想和一些概念的端倪。《易经》中的太极、神、道、德、器、通、变、几、微凝聚着倡、道两家的智慧,它实现了两家思想的交融。  相似文献   
3.
《哲学动态》对此作了报导。在近年来的《周易》研究中,对于《周易》思维方式的特点,有的学者曾用现代概念,加以概括,认为“动态平衡”乃是《周易》思维方式特点之一。①我们在这里用“分而变的循环”概括《周易》的这种特点,比起“动态平衡”的概括,也许更贴近《周易》,更容易理解。事实上,“动态平衡”之动,在《周易》那里就是具体的“分而变”;没有“分而变”,也就没有动。而“动态平衡”之平衡,就是“循环”,平衡体现在“循环”之中;没有“循环”,也就没有平衡。一、关于《周易》之“分而变”如果承认《周易》为象、数、…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历史记载讨论了妈祖生前成长为谓洲屿女巫以及殁后被民间祀奉和受朝廷重视的情形,针对海内外妈祖庙供奉制度,分析其儒释道融合的特色,指出妈祖神庙中儒释道的圣像或神像一起供奉,这种形式上同在的现象,反映出佛道二教和民间信仰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氛围,尤其是在儒家主导文化的影响下都有了涵化;儒释道的融会贯通是妈祖信仰最深刻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