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6世纪起宋明理学走向衰败。明王朝的式微,使得时贤及亡臣遗民们在痛苦的反思中认识到:明朝衰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宋明理学的空疏、迂腐,“救弊之道在实学,不在空言。”所以他们抨击理学,要求“由虚迫实”。与此同时,明清时期中国古典科学的复兴和中西文化的交融,也促进了明清实学的产生。明清实学的产生和发展使得明清时代特别是明清之际的思想界异乎寻常的繁荣。这种繁荣的主题和历史演讲的探究。构成了近年来明清实学研究的大致格局,本文拟就这些研究作一描述: 关于思潮的命名由于明清思潮既是地主阶级和市民阶层对于正统理学的反叛,又是古典科学复兴和“西学东渐”的产儿。因此具有广泛的包含性和丰富的层次性。由于不同学者不同的视野和立足  相似文献   
2.
九十年代道家研究的几种倾向干春松对道家思想的研究,从80年代以来,一直是传统文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或许是老、庄崇尚自然无为的思想符合了人类回归自然的趋向,或许是对西方世界的数十年来首先由科学家和科学史家掀起的某种程度的对以道家思想为代表的东方神秘主义...  相似文献   
3.
通识教育与文明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与现代文明 姚中秋(北航高研院):文明视野下通识教育体系之构建 本次会议主题是“通识教育与文明复兴”,当然是指中国文明的复兴.我想讨论的问题是,“文明视野下通识教育体系之构建”.我想回应这样一个主题:在中国文明复兴的历史框架中,大学通识教育教育体系应该是什么样的?这里涉及对中国大趋势的判断,那就是文明复兴.我们在当下讨论所有的问题,尤其是教育问题,都需要置于这样一个框架中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书画装裱艺术的构成语言是现作造型语言的延伸与发展。它的涵意是装裱艺术家将不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包括不同材料、几何图形)重新组成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艺术的观念,是一种理性的艺术活动。她在强调运用装裱语言的基本语素的同时,又特别注重对人的视觉及心理的诱导功能。  相似文献   
5.
一些少女或已婚的女士,有时会遭遇到男性的纠缠,限于各种客观条件和思想顾虑,忽然之间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去摆脱和应付,因而感到非常恐惧害怕,日久可能造成于身心不利的恐惧症或其他病症。针对这种情况,女性该如何对付呢?下面几种方法可供你择用。 1.无声语言法这种方法通常是以手臂等活动姿式向对方暗示本人不可冒犯。例如,当某男性欲行纠缠而走近你时,可用自己的双手交叉放在胸前,脚步退让。此法可造成对方情感心理上的障碍,既阻止了他欲行非礼,又不会伤害他的自尊心,两全齐美。 2.以攻为守法例如,若对方开口相约,你在盛情难却时,不  相似文献   
6.
左叶松 《美与时代》2006,(12):63-65
艺术构思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艺术胚胎萌发和孕育阶段;二是艺术胎儿即完整的艺术意象的成熟阶段。艺术构思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艺术意象的典型化。艺术构思的过程就是艺术形象的形成过程,它是否有创造性、是否巧妙,直接关系到艺术作品的成败。它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环节。只有经过“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的辛勤努力,充分发挥“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的想象力,才能达到“不必劳情,无务苦虑”的洒脱境界,最终创作出更好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7.
当代诗书画大家王学仲先生说:“习艺一如持佛”,道出了艺术真谛。我想卢望明先生是深悟其道的艺术家,故其认定,画事正如修行,道由心悟,感应灵光处,方能画出自家面目。故其佛道同修,禅艺互参,于不二法得三味之境。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教在美国传播迅速,有统计表明,伊斯兰教是美国增长最快的宗教,大约有1千万穆斯林。考察其来历,第一位到达美国的穆斯林是在10世纪,之后出现了四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是在16世纪早期,据说,许多穆斯林是伴随着1492年哥伦布和其他探险家的探险而来的。 穆斯林第二次涌人美国是在1530-1850年间,数以千计的西非奴隶输入。同一时期,一些白人皈依伊斯兰教,其中知名人士如1893年领导美国伊斯兰教宣教运动的穆罕默德·亚历山大·韦博(Muhammad Alexander Webb)。 第三次移民浪潮发生于…  相似文献   
9.
从方法学原理的角度,通过对胃肠道双重造影征象分析和综合的辩证思维,经过整体和局部相结合,从一般到特殊,由现象到本质,全面客观,纵横联系的认识过程,探讨和研究胃肠道双重造影对胃肠道疾病诊断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改进影像科医生的临床思雏,对提高医疗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方法学原理的角度,通过对胃肠道双重造影征象分析和综合的辩证思维,经过整体和局部相结合,从一般到特殊,由现象到本质,全面客观,纵横联系的认识过程,探讨和研究胃肠道双重造影对胃肠道疾病诊断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改进影像科医生的临床思维,对提高医疗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