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关于“第三者”问题 首先,对“第三者”这一概念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一种意见认为,凡与已婚夫妇一方谈情说爱,或进而发生性行为的人,都是“第三者”。另一种意见认为,凡与已婚夫妇的一方有通奸关系或无通奸行为而有暖昧关系,并导致对方离婚,造成某家庭破裂的,才是”第三者”。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当事人与配偶的一方,必须有通奸行为,又有达到与其结合为明确的目标,才认定为第三者,除此之外,一概不能称作为第三者。究竟何谓“第三者”尚无一个较为统一的定论。  相似文献   
2.
系统层次律、转化守恒律、循环发展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在自然界的具体表现。系统层次律是对客观自然界存在状态概括性的描述。系统性强调了自然界的整体性与不可分性,层次性描绘了自然界非整体性、间断性和可分性。自然界是系统性与层次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认识系统演化的方法姜璐,王德胜,于秀彬分析系统的平衡与非平衡的两个方面不仅会加深对系统的了解,而且可以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平衡和非平衡的很多特点是有普遍意义的,在科学研究方法论上可以指导一般的研究。(1)实际客观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都包含有平衡、非平衡两个方面的性质,我们所观察到的系统的平衡或非平衡的特点只是系统平衡与非平衡相互作用在不同时刻的表现。系统的平衡与非平衡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会相互转化,系统的平衡与非平衡相互作用是系统演化各种形式及多种稳定存在的状态出现的原因。我们分析系统的演化,分析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就必须分析系统的平衡与非平衡的特点,而且平衡、非平衡是不可分的,必须从整体上统一认识它们。(2)人们认识系统总是从平衡开始,认识系统的平衡相互作用,再讨论系统的非平衡特点。非平衡才能使系统演化,平衡仅是非平衡的一种特殊情况。(3)系统的复杂性不仅表现在组成系统的子系统是复杂的,子系统的组成是分层次的,而且也表现在系统内相互作用平衡与非平衡是复杂的。在分析平衡性质时,要找出非平衡的部分,指出平衡的变化趋势,在分析非平衡性质时,要找出平衡部分,使问题化简,这是研究方法上平衡与非平衡的统一。(4)  相似文献   
4.
中华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青岛市美学学会、青岛市青年文学学会于1992年9月24日—29日在青岛市共同发起召开“文化变革与90年代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位青年学者,围绕当前美学研究中的许多重要问题,从新的视角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部分与会学者还联系实际,到青岛市著名的改革先进企业生活林食品厂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5.
关于混沌的哲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混沌概念的演化,简介了当前对混沌现象研究的主要成果,讨论了混沌理论涉及的三个哲学问题:有序和无序的统一,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牛顿力学的局限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大批来稿之中,应“科学”专题之征的稿件廖若晨星。我们从为数相当有限的稿件中选摘出这组文章,自然很难表现出哲学的深沉。这种冷清的局面多少有些出人意外,因为我们经常听人们兴奋地谈论新技术革命将带来的新气象,体验到人民憧憬现代化未来的急切心情;也充分感受到理论界对从自然科学(有所谓新旧三论)吸收概念、范畴或方法的热忱。这一冷一热的强烈对比说明,人们对于科学的认识还是感性的。 这几篇短文,当然无法将问题揭示得很清晰,但它们起码体现了不同的倾向;也表达了一种愿望即努力去确定科学的世界,并因此逐渐逼近它的实质;通过对它的功能的阐释逐渐标明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只有这样做了,人们对于科学概念的一种静止了的看法才会重新充满了生命,因而才能达到对它的精神实质的占有。对哲学工作者来说这是一种很值得一做的工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注意:当今科学整体化的同时还有作为前提的分化趋势,同时,如果清醒地看到西方对于科学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及其社会历史背景,我们有可能理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盟”的时代要求所具有的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美学史的又一种反省方式——对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史研究的几点设想王德胜(首都师范大学美学研究所100037)进入20世纪,中国美学已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往大的方面讲,原先那种感悟的、经验形态的美学,一步步走入了比较自觉地追求思想的体系化、理论的逻辑性...  相似文献   
8.
对称性、熵与信息哲学关系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对称性、熵与序关系新解 众所周知,熵是克劳修斯(R.Clausius,1822—1888)在热力学研究中为了完成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量化而引入的一个概念,其数学表达式最初由对理想气体的分析得出,为:  相似文献   
9.
循环     
循环是指往复旋绕,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在自然科学中,首先精确地讨论循环概念的是数学。算术中有无限小数,其中之一是循环小数。物理学将物质系统的某一状态  相似文献   
10.
混沌和有序是一对古老的哲学范畴,几千年来引起了无数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和混沌理论的研究,深入地揭示了自然界从从混沌到有序,再从有序到混沌的演化及其相互联系和转化的机制和规律,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辩证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