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研究基于双重认知控制理论,通过比较学困组和对照组在持续性操作任务上的表现来探究学习困难青少年的认知控制特点。结果发现:(1)在反应性控制的指标上,学困组和对照组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学困组对探测刺激的辨别力指数更低,显示学困组的反应性控制能力存在一定不足;(2)在主动性控制的指标上,学困组的反应时更长、正确率更低,且对线索刺激的辨别力指数更低,显示学困组在对线索刺激保持的各项指标上都比对照组更差,说明学困组在主动性控制上的缺陷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通过考察编码阶段注意分心对定义一体化条件下联结记忆成绩的影响,探究定义一体化编码对注意资源的依赖程度。使用注意分心范式,在记忆编码过程操作无分心、奇偶分心和大小分心条件,比较不同注意条件下的联结记忆成绩。结果发现:与无分心条件相比,定义一体化下的联结记忆成绩在两种分心条件下没有显著变化,而造句下的联结记忆成绩在两种分心条件下显著降低。当前发现表明了定义一体化编码较少依赖于注意资源,这深化了对定义一体化编码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双加工理论认为再认提取存在回想和熟悉性两种认知加工过程。本研究采用修正的“记得/知道”范式,考察不同强度的负性情绪对这两种再认提取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记得反应上不同负性情绪强度的材料呈现出以下模式:高度负性 > 中度负性 > 轻度负性 > 中性;(2)在知道反应上,不同负性情绪强度的材料呈现出以下模式:中性 > 轻度负性 > 中度负性 > 高度负性。这些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负性材料对情绪记忆的影响表现为两条途径:依赖于回想的再认随着负性情绪强度的增加而逐步提高,另外一个依赖于熟悉性的再认随着负性情绪强度的增加而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4.
该实验以经典DRM词表为实验材料,采用简化后的联合范式来探讨注意资源对老年人错误记忆的影响。比较老年人和青年人在注意集中和注意分散条件下的错误记忆成绩。结果发现,老年组的虚报率显著高于青年人的虚报率,特别在注意集中条件下。更重要的是,老年人在注意集中条件下的虚报率与青年人在注意分散条件下的虚报率相比无显著差异,同时两种条件下的判断标准差异也不显著。结果显示,老年人相比于青年人有更多错误记忆的原因可能是注意资源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向玲  王宝玺  张庆林 《心理科学》2007,30(1):253-255
采用三因素完全随机实验探究主观概率判断是否满足次可加性规律,结果表明:(1)分解方式、分解数量和分解事例的典型性等三个因素对主观概率判断均有显著的影响。(2)次可加性不是一种普遍现象,主观概率判断中也会出现可加性和超可加性:把事件隐分为非典型事例时会出现超可加性,把事件隐分为典型或者典型加非典型性的事例时会出现可加性,而把事件显分时会一致出现次可加性。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选取120名大一学生,设计了四种不同的处理,研究表征对解决三门问题及其迁移问题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门问题困难原因有害怕后悔、控制错觉和错误表征问题空间等,其中错误表征问题空间是主要原因。(2)清晰表征选手行为和主持人行为的逻辑关系显著地促进了三门问题的解决,而只有在逻辑关系基础上的频率表征才能够更进一步地促进三门问题的解决,在此基础上概率形式的信息表征没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3)在逻辑关系分解基础上的频率表征无论对结构相似还是内容相似的迁移问题的解决都有最好的正迁移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整合交叉范式整合了Stroop任务和Simon任务,在双重认知控制的框架下探讨冲突控制是领域一般性的还是领域特殊性的问题。结果发现:序列一致性效应只出现在任务内,不出现于任务间,显示对冲突的反应性控制具有领域特殊性;比例一致性效应不仅出现在同种任务中,而且扩展到不同任务中,显示对冲突的主动性控制具有领域一般性。本研究结果对于理解认知控制的本质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向玲  王宝玺  张庆林 《心理学报》2012,44(9):1149-1159
本研究采用时间估计任务, 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的ERP技术, 试图从时间进程上窥探行为调节的认知神经机制。该时间估计任务提供了指导行为调节的反馈信息有三类:时间估计的准确性、时间估计的不准确方向和不准确程度。行为结果表明, 被试根据前次时间估计的对错、不准确的方向和程度进行相应的调整。脑电成分发现, FRN对于时间估计的对、错敏感, 对时间估计的不准确的方向和程度不敏感, 显示FRN提供了粗略的、需要做出行为调节的早期预警信号; 相反, P300能够区别时间估计上不准确的方向和程度, 结合行为数据, 显示P300反映的是整合不同的信息来更新行为表征, 从而引导被试做出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的调节。这些结果表明, 行为调节的认知神经基础可能由两个阶段组成:早期传递需要做出行为调节的预警信号阶段和晚期整合信息来更新行为表征从而指导行为调节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条件推理中无效推断被抑制的ERP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RP技术探讨提供替代条件时,无效推断(AC、DA)被抑制的神经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200~800ms,AC和DA比基线任务的波形有一个更加负性的偏移,差异波和地形圈分析表明,在200-300ms,AC、DA在头皮前部的额、额中央、中央顶有明显的N250;在300~800ms,AC和DA在头皮后部中央叶、中央顶、顶叶诱发更加明显的晚负成分.从时间进程看,AC、DA推断过程表现为从头皮前部额叶皮层到头皮后部的顶叶皮层的动态变化,这一结果支持了演绎推理的三阶段模型理论.  相似文献   
10.
向玲  王宝玺  张庆林  袁宏 《心理学报》2008,40(12):1240-1249
采用投注—反馈金钱赌博任务具体操作了在结果评价中被试可能采用的参照点,试图进一步探究大脑监控系统是如何对事件的好、坏以及好坏程度进行评定的。实验结果表明,不管是Feedback-related negativity (FRN)还是P300,和赌注相差较小的中间三种反馈诱发的波幅差异不显著,和赌注相差较大的两边两种反馈诱发的波幅和中间三种反馈差异显著。该结果说明,反馈相关ERP成分不是反映了对绝对信息的加工,而是反映了以赌注所在的区间为参照点的相对信息的加工。研究进一步从不同侧面表明FRN所代表的效价评价的参照点效应,同时首次从神经机制上揭示了P300所代表的数量加工的参照点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