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宗教学的基本问题是天人关系或者说是神与人的关系。无神论即是马克思主义对此问题的基本态度。通过对各种天人关系或人神关系的分析,可以为探求宗教的历史发展过程和规律提供一种重要的视角。《国语》作为一部先秦时期的重要史学著作,其所记载的关于天人关系或人神关系的言论,呈现出这一基本问题在西周至春秋时期由"事神保民"向"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的思想史变迁,构成了中国无神论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儒教论争的视域下,董仲舒对于理解儒教(儒学)的基本性质、存在形态与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任继愈的“儒教是教说”、李申的中国儒教史研究,以及反对者提出的质疑与论辩,均对董仲舒进行了重点研究。各方关于董仲舒思想体系的宗教属性,争议不大,甚至可以说存在一种共识。同时,儒教论争中亦广泛存在着对于宗教神学的批判精神以及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思想意蕴,这对于儒教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