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6年5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以东条英机为首的28名日本甲级战犯,为了排定法庭座次,11个参与国的法官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中国法官理应排在庭长左手的第二把交椅,可是由于中国国力不强而被各强权国否定.在这种情况下,唯一出庭的中国法官梅汝璈面对列强展开了一场机智的舌战.梅法官认为,中国法官应坐在庭长左手第二把交椅.为此,他首先阐明排定法庭座次所应坚持的唯一正确的原则立场,那就是按日本投降时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  相似文献   
2.
当艺术家在从事作画、演出、书法挥毫等艺术创作活动时,常会碰到一些意外情况,处理不好,就会导致创作的失败,使自己陷入尴尬难堪的处境。因此,如何应付突发事件,是对艺术家智慧的特殊考验。而高明的艺术家,总是能处变不惊,匠心独运,随机应变,显示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过人的思维智慧。被誉为“曹衣出水”的三国名画家曹不兴,有一次在吴王孙权宫内作画。营不兴当时多喝了几杯酒,酒后执笔作画手有点不听使唤,不小心在画绢上溅了两个小黑点。营不兴吓了一大跳,心中暗想,孙权性子暴躁,弄脏了他的画绢,可不是闹着玩的。想到这里,…  相似文献   
3.
语有“双关语”,诗有“双关诗”。“双关诗”,顾名思义,就是意思双关的诗,它字面是一种意义,字里行间却隐含着另一种意义。这种诗是作者在特定的社交情境中,为了特殊的交际目的,写给特定读者的。这些作者在交际中有些话必须跟对方说,但由于种种原因,不便明言或难...  相似文献   
4.
名人趣闻     
不少名人在成名后极力隐藏自己,谢绝别人的宣扬,给我们留下很多珍贵趣闻。从中我们不但能看到这些名人谦逊质朴的品质,也能领略到他们的幽默与智慧。  相似文献   
5.
浏览书刊,偶见几副对联,甚觉怪异,然细加玩味,禁不住拍案击节,叹妙称奇! (一)不对联 对联,最起码的要求是上下联字数相等,否则何以成对?然而,偏有人作出了不对之联,那是窃国大盗袁世凯死后,有人为他送去的一副挽联:  相似文献   
6.
增、删、调(tiáo)、换,本是修改文章的常用方法,可不少智者却借此来制造幽默和讽刺,表现出不凡的智慧。其中不少故事真让人称奇叹妙,回味无穷。增1729年,宋、元大军在广东新会县厓山会战,元将张弘范分兵四路大败宋军,致幼帝赵昺投海,南宋灭亡。为身后"流芳",张弘范在昺山刻石记"功",书曰:"张弘范灭宋于此"。张弘范父子本为宋臣,后倒戈降元,成为元朝的得力走狗,其刻石记"功"之举,可谓恬不知耻。明朝时新会县儒士陈献章见后,请石匠在石碑上首增刻一个"宋"字,这样,铭文就变成"宋张弘范灭宋于此"。  相似文献   
7.
人们都痛恨“诡辩”,因为诡辩者在表面上、形式上好象是运用正确的辩论手段,实际上有意违反形式逻辑规律、规则,作出似是而非的推论以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为荒谬的言行进行辩护。但是,并非所有的诡辩都是狡猾,有时候,诡辩倒是一种少有的机智。比如,为了活跃气氛,为了应付某种困难的问题,为了斗敌,等等,都用得着“诡辩”的手段。象这种没有不良动机的“诡辩”  相似文献   
8.
王培焰 《思维与智慧》2001,(9):37-37,43
何谓“衍名”?简言之,就是在日常交际中,说话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向,将对方、他人或自己的名字拿来,加以解释、推衍、想像、发挥,以创造某种积极的表达效果的语言技巧。这方面,古今不少名人给我们留下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足资我们玩味、借鉴。 顾况笑谈“居易”《唐摭言》里有个小故事:白居易初次到长安应举,因为没有名声,就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谒老诗人顾况,希望能得到他的赏识和推荐。顾况见他名“居易”,就开玩笑说:“长安百物昂贵,居住下来很不容易。”等到读了《赋得古原草送别》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不禁…  相似文献   
9.
故错,就是在特殊的情况下,特定情境中,出于特殊的表达需要,故意违反“把话说对”这一言语交际常规,而把话说错。一、故意违反事实 鲁迅的侄女周晔小时候有一次随父母(周建人夫妇)到鲁迅家吃饭,小周晔望望爸爸,又望望伯父,说:“大爹,你和我爸爸的相貌很相似,可是有一点不同: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你的却扁平得很!”鲁迅笑着说:“你不知道,小时候,我的鼻子和你爸爸的一般无二,可是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碰壁?是不是你走路不小心?”小周晔天真地问。“哪里,你想,四周是这样黑洞洞的,太黑暗了,人不就容…  相似文献   
10.
如果有人向你提出某个问题,你不好回答、不便回答甚或不想回答,但是情势又迫使你不能不答.那么,你该怎样回答?面对难题,你必须巧答。如此,方能维护你在交际中的尊严、成倍和形象。可是,怎样巧答呢?这就看你是否具有机智的思维和伶俐的口才了。这方面.古今中外不少智者的故事也许会给你启发,令你“茅塞顿开”的。一地球还能存在多久?”琼斯是英国的天文学家。有人问他:“地球还能存在多久/做为天文学家的琼斯对这个问题当然不能不答,但是,科学家要讲究实事求是,他无法用具体数字来回答。然而.琼斯毕竟是琼斯,他对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