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作者在本文中討論狹义的意义,即符号的意义問題。他說“維也納小組”的新实証主义者把“有意义性”和“可检驗性”等同起来。这个“意义是检驗方法”的公式成为一系列新实証主义“意义”观念的出发点。这些观念又可分为两类:(一)是把意义归結为主体对符号的这种或那种反应,其中包括布里奇曼的操作主义。这种看法与石里克的看法相接近。罗素也把意义解释为詞或符号对行动的关系。維特根施坦晚期认为意义是用詞的方法。作者认为把意义看作反应、行动,是不正确地把动物行动的特征搬到人的自觉活动方面来。(二)是把意义同由符号組成的結构等同起来。这一看法在一定范围內是正确的。这里牵涉到意义的形式化解释、机器翻譯等問題。但作者认为卡尔納普、奈伊拉特都把这种看法絕对化了。作者在批判新实証主义对意义看法的同时,自己也提出了一个关于意义的定义。他說,意义是由詞或由符号来代表的信息的不变項。这个定义着重提出信息,也指出意义不直接反映现实。那些經常具有意义的符号的认識作用也是間接的。由于符号本身具有約定性质,它不能反映现实,但它能促进反映现实的过程。关于意义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問題,作者认为这取决于意义表现在什么信息結构中。它在邏輯关系中是精神的,在生理或机器的信息中是物质的。作者还主张不可能寻找出意义的一般定义,正如不可能寻找出“一般存在”那样。最后作者认为他在文章中提出的关于意义的定义有实践上和理論上的优越性,因为它指点我們根据相应条件运用意义形式中的一种,而新实証主义的主观主义观点则在这方面会起妨碍作用。  相似文献   
2.
系统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方法是一种崭新的科学方法论。系统方法的出现,使科学方法论体系面临一次深刻的变动。系统方法的应用,使人们在科学研究方法乃至一般工作方法方面,迈步跨入现代化大厦的门槛。那末,什么是系统方法?系统方法有哪些基本原则?系统方法在科学方法论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怎样?本文拟对这几个问题作一点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