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技术并非外在于人类社会,而是与人类社会协同进化的,因此创造技术的设计过程并不单纯是追求对自然的理性控制和实现技术的功能效率,人类的价值理念也应该内化于技术设计成果之中,即技术设计并非单纯的理性实践,也是伦理实践。然而,技术伦理实践的外在进路关注的是技术应用以及应用技术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解决方案是从技术外部的社会文化层面着眼,期望对技术的社会后果进行批判的考察并予以规范,这样的方案因其外在性而缺乏有效性。技术伦理需要走出这种外在进路,走出单纯的学科化的倾向,通过建构性技术评估和道德化设计等内在进路,真正实现技术设计的伦理介入。  相似文献   
2.
道德实在论是具有本体论取向的非虚无主义的伦理认知主义形式,其否认了道德命题的真理价值,又被进一步划分为强、中、弱模式。与之对应的道德反实在论认为,道德命题的"真"与"假"是无法被认识和确证的。作为一种范式,道德怀疑论主要涉及认识论道德怀疑论、非认知主义和道德误差理论,旨在反道德客观主义,而道德反实在论从内涵上涉及投射主义、语义学的表达主义以及误差理论,特别体现在怪异性论证和相对性论证逻辑上。另外,从本质上来说,道德实在论同道德虚无主义存在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