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道德悖论"是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是中外学界数十年来持续关注的重要课题。中外学界在"道德悖论"的指称对象、解决路径和研究价值等方面持有共识,但在研究风格和志趣方面存在差异。国外学者偏重"道德悖论"的现象揭示及其内在结构的逻辑分析,而国内学者更关注"道德悖论"的内涵界定、矛盾性质和类型特征的探究。  相似文献   
2.
道德悖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悖论的认知范式,伦理学界考辨既有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审思道德实践领域的认知困境,试图给出消解道德悖论的一般路径.道德悼论研究至少具有三重价值和意义:可以推动道德理论实现质变性创新;增添人们的道德智慧、化解道德实践悖境;转换道德认知方式、提升人们的道德悖论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3.
所谓谈判,就是指人们力了改变相互关系而交换意见,为取得一致而相互磋商的一种积极行为。每一次谈判,都是谈判各方智、谋的较量,而成功的谈判是谈判者智慧的结晶。因此,如欲取得谈判的预期效果,谈判者的智慧、谈判者的创适性思维就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谈判中妞回运用封适性思维?建设上漏地铁一g线的决策警们为我们提供7有益的层示。上洒地铁一g线的融贸谈判,是我国自改墓Hffi以来,在涉外层分谈判中取请成绩最为卓著,运用创适性思维最为成功的一天谈判。不文精解剖此例,以窥成功谈判寻剧造性思维z目的密切关系。谈判起因:为解…  相似文献   
4.
招聘怪招     
毕业、下岗,招聘、应聘,形成了熙熙攘攘的人才市场。在招与应的风景背后,却是严峻的智慧较量——招聘者多是处心积虑、精心设计,或虚或实,力图尽快撩开应聘者的面纱,弄清“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招个“货真价实”的得力英才;应聘者却是积极总结自己或吸取他人的经验和教训,极力伪饰,尽力表现,甚或曲意奉承,总想“混过关去。”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代人才招聘场上,衍生出了许多扣人心弦的招聘“怪招”:  相似文献   
5.
临终伦理是两岸学界关注的共同话题之一.从治疗原则、医护理念、宗教信仰、殡葬礼俗等不同层面和视角,台湾学界揭示了临终伦理的多重面向;从临终关怀所面临的多重伦理困境的角度,内地学界探索了临终关怀的一般模式和构建临终伦理体系的基本原则.两岸临终伦理研究具有相辅相成、可达致相得益彰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
蒙学典籍是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载体,既内蕴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也含有道德解约的自我背反性.由于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发展,蒙学典籍立论的道德信念及其基本规范已不适应当代社会道德教育的要求,资之以蒙学典籍进行的少儿道德教育不宜采取全盘灌输方式.蒙学典籍教育中出现的"有用却又不能搬用"的矛盾和困境,呼唤传统道德文化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读郑功伦、吴坚《立足日常思维实际,搞好逻辑教学改革》一文(载《逻辑与语言学习》1993年第4期),颇有同感。文中指出:“我们评价逻辑教学效果优劣的标准,也只能是能否适应人们日常思维的实际需要。”那么,日常思维对“逻辑”需要的是什么呢?文章也有交待,那就是“如果逻辑学不但能教会人们如何正确地、合乎逻辑地进行思维,而  相似文献   
8.
王习胜 《哲学动态》2007,67(7):35-4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