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价值问题的处理是心理咨询中的重要哲学命题.人本主义心理学所遵循的"价值中立"原则,是心理咨询中回避价值干预的根源所在.通过对心理咨询理论的整体审视,提出不能简单地把价值中立原则拓展到整个心理咨询之中,不能忽视心理咨询的教育功能和社会责任,纯粹的"价值中立"是无法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蔡戈尼克效应生成原因的实验探索问题提出德国心理学家蔡戈尼克(Zebornik,B.B.)1927年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让被这完成ZO个简单课题,开始只让每个被试完成半数课题,而在进行另一半课题时,主试中途加以阻止,最后让被试回忆所有的工作任务.结果...  相似文献   
3.
浅谈我国道德教育的泛政治化倾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国以来,在我们的道德教育的思维定势中,严重地存在把道德教育问题与政治问题紧密联系起来的现象,使道德教育过分政治化。例如《德育原理》就指出:“德育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的“德育”侧重点主要是政治思想教育而不是道德品质的养成。“德育”是“育政”而不是“育德”。  相似文献   
4.
成就动机、自我概念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本文对144名初二学生进行了成就动机、自我概念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1.成就动机、自我概念均与学业成绩有显著关系,但关系的密切程度有差异;2.成就动机与自我概念的综合作用效果可能是导致优秀生和差生出现成绩等级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自我概念则可能是使优秀生之间出现成绩等级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论医德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心理养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些年来,对医护人员的负面报道时常见诸报端,医德问题开始成为公众注意的焦点,许多医源性伤害事件的发生,不断使社会对医护人员这一职业群体产生怀疑,导致公众对医护人员职业信任度的降低,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医护人员群体的形象,间接影响到了医护人员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进而影响到医疗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视域融合:心理教育中的价值中立与价值蕴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心理教育的理论建构存在两种不同的研究视域:心理学的研究视域与教育学的研究视域,其中的一个争论焦点在于对"价值中立"的不同看法。心理教育作为一门以提升心理机能为目标的学科,价值干预是其功能发挥的重要途径,心理教育的理论基础、目标、作用机制和运作过程等不同侧面都有价值干预蕴涵其中。通过对心理教育中价值问题的研究,可以弥合心理教育领域理论研究的分歧,使心理教育的实践成为充满价值意义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对医护人员的负面报道时常见诸报端,医德问题开始成为公众注意的焦点.许多医源性伤害事件的发生,不断使社会对医护人员这一职业群体产生怀疑,导致公众对医护人员职业信任度的降低,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医护人员群体的形象,间接影响到了医护人员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进而影响到医疗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