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沐恩 《天风》2016,(7):26-28
正近几年,国内教会热心文字侍奉的同工相继设立了自己或教会的微信公众号,发表和传播教会的原创文章和灵修短文。而腾讯公司也为了鼓励原创,发起了针对微信原创的"赞赏"功能。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给予其认可的文章一定的经济奖励。微信这一功能的推出,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与好评。但这一举措却在教会内引起了一些反对的声音。我们该支持还是反对"赞赏"基督徒原创?笔者就此采访了多位牧者、自媒体编辑、学者、神学院教授、文字侍奉者、律师及数百位微信读者,听取了各方意见建议,希望能与主内同工同道就此进行一个简单而平等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沐恩 《天风》2018,(6):46-47
那善于管理教会的长老,当以为配受加倍的敬奉前不久,惊闻中南某市教会传道人因生计问题,将教会钢琴、电脑、桌椅等硬件设备处理后,宣布教会解散,自己带着妻儿外出打工。听后震惊之余,亦颇有酸楚愤慨之情。对一个传道人而言,价值何在?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就是你领受的使命,牧好羊群。  相似文献   
3.
沐恩 《天风》2018,(4):34-35
无论是使徒教会、长执制度教会,还是当代中国特色的堂委制度,都会有担任某种职分却因故无法履行职责的可能性发生。因此,有可能需要增补共同侍奉的人选。但如何增补新的成员同担使命呢?我们可以从圣经的教导、使徒的做法看到一些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用一棵站在时光里的树,去形容我的母亲,是最适合不过的。母亲是一棵站在时光里的树,这样想着,我的情感、我的眼睛就如沐了早春气息的泥土,润泽起来。幼时,与小小的我相比,母亲自然是我眼中一棵高大的树,我需要仰着头看,也需要躲在她的枝叶下避风避雨,躲避炙热的日光与被风扬起的灰尘。母亲并非饱读诗书之人,也并非大富大贵之家的小姐,但是聪慧、美丽、坚强,这些美德与品质,格外恩赐地聚拢在母亲的身上。  相似文献   
5.
    
沐恩 《天风》2001,(8):40
初恋情人的爱,是最纯洁的爱。这爱是不讲条件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爱。这爱是不考虑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是只要被爱者幸福,而自己却能抛舍一切的爱。 圣经雅歌中告诉我们,我们爱上帝,就应如是的爱。我们爱上帝,时时思念,念念在心。雅歌中用了初恋情人思念良人,思念美丽的女子作譬喻,要求爱要爱得如此深沉,如此温柔,如此的惊心动魄。 主耶稣说:“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  相似文献   
6.
张沐恩 《天风》2014,(1):34-35
<正>"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然身陷牢狱。"曼德拉是南非著名反种族隔离革命家、政治家、慈善家,1994年至1999年间任南非总统,是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良心大使奖、联合国人权奖等1 00多项世界性奖项。2013年12月5日,曼德拉在南非逝世。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曼德拉的葬礼上致悼词说:"对南非人民来说,对受过曼德拉激励的世界人民来说……不管我们的情形如何,问良心说,我们要如何应用曼德拉  相似文献   
7.
沐恩 《天风》2016,(11):42-43
正信心是基督信仰的根本,但在我们的教会观念中也有着某些明显和不明显的有关信心的误区。以下列举十个常见的误区,供初信的弟兄姊妹警醒。一、信心与感情的混淆有时我们常把信心与感情对立或者等同,常见的混淆为:1.把信心等同为高亢而不消退的信仰热忱。他们把信心建立在感情之上,只要情绪好、兴致高,就误以为是有信心。其实,情绪低落也可能是有坚定信心的时候。信心与情绪没有必然的等量关系。  相似文献   
8.
张沐恩 《天风》2014,(2):36-38
2013年12月30日《财经天下》周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中国的基督徒商人》,打破了基督教在中国社会中的相对边缘之地位.之后,《时代周报》267期又发表了一篇署名为"沈阳"的文章,题目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中国基督徒商人,真有那么美?》,对当今基督徒商人团契提出了一些质疑.本刊接续这个话题,约请一位长期侍奉工商团契的同工对此进行思考,虽是个人观点,但不乏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9.
张沐恩 《天风》2014,(2):36-38
2013年12月30日《财经天下》周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中国的基督徒商人》,打破了基督教在中国社会中的相对边缘之地位.之后,《时代周报》267期又发表了一篇署名为"沈阳"的文章,题目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中国基督徒商人,真有那么美?》,对当今基督徒商人团契提出了一些质疑.本刊接续这个话题,约请一位长期侍奉工商团契的同工对此进行思考,虽是个人观点,但不乏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0.
沐恩 《天风》2018,(10):40-40
国庆,所谓"庆",就是对创造之纪念,对革新之思缅,继往开来,而冀望更加复兴与发达。又到一年国庆时,基督徒应如何看待国庆?圣经又是如何教导爱国的?谈起爱国,我便想起旧约的那首诗歌:"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我若不记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过于我所最喜乐的,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