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是对弱智儿童动作协调进行系统训练之二,训练内容为穿木珠和粘接纸条串,对象为14名弱智儿童。经过二个半月训练、效果明显,且表现出有一定的迁移作用。训练过程中表现出弱智儿童动作显得笨拙、意识水平低、语言能力差、进步缓慢等心理特点。因此,训练工作的正确组织与指导是取得成效的关键,本实验通过系统观察与研究,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3-6岁幼儿在分类实验中概括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通过设计不同性质的分类实验,探讨3-6岁幼儿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我们根据年龄将幼儿分为四个组,每组80人,共320人。通过实验获得以下几点。①幼儿在各种不同性质的分类实验中可表现为四级不同的水平,如从根据表面的个别特征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内部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从一维角度的分类发展到从两维角度来分类等。⑦达到各个水平的年龄不是截然划分的,而是互相交织的,随着年龄的增加,低级水平的人数不断减少,高级水平的人数不断增加。所以年龄阶段之间既有质的变化,又有量的变化。③对于不同性质的分类材料,各年龄所达到的概括水平也不同,分类材料的难度越大,概括水平越低。④儿童概括水平的高低受教育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编制目的和意义关于3——7岁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的编制目的和意义主要是:①1)有利于指导与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2)为临床诊断弱智儿童提供必要的鉴别工具;3)探讨儿童早期  相似文献   
4.
对弱智儿童14名进行动作协调的系统训练,内容是向目标物分别投套圆圈与投掷小沙包。经过两个半月训练,与另外未经系统训练的更大些的14名弱智儿童相比较,成绩明显高于对比组。证明弱智儿童的动作协调训练是有成效的,可行的,但需要正确的组织与指导。  相似文献   
5.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心理学界出现了一派兴旺气象,其中一个分支——心理测验的发展更是形势喜人。它从几十年来久被置诸禁地、湮没无闻的境地一变而为公开兴起,得到医学界、心理学界、教育界、组织人事部门、司法部门等许多方面的广泛重视,并且正在被积极地应用起来。同时,相继地还成立了一些专门机构,开展对心理测验的编制和修订工作,以及有关人才的培训工作。本文拟就我国近几年来心理测验的发展情况,作一简要概述,以利这方面工作的更好开展。  相似文献   
6.
在前一个研究中,发現小学低年級儿童在解答算术加減法应用題时,常常根据題目中个别文字,如“多”或“少”来做加或减;对某种类型的題目稍加变化就不会解答。針对这些現象,我們曾采用加強可逆对比的教学实驗,以提高儿童思維的灵活性。关于加強可逆对比教学能否提高思維的灵活性,这不仅具有理論意义,而且还有实践意义,因为它涉及到算术教材教法的問題。在算术概念中有着成对相反的概念,对这些概念采取同时可逆  相似文献   
7.
吕静  汪文鋆 《心理学报》1963,8(2):43-51
近年来,我国心理学界对小学生掌握应用題过程中的一般阶段性問題进行了研究。这里,我們就儿童只根据应用題的表面現象来解題的思惟特点作进一步探討。我們看到,低年級儿童在解答应用題时。往往不是从分析題意,了解題中条件和問題間的因果关系着手,而是从个别文字的表面现象进行演算。我們认为,儿童之所以能掌握应用題概念,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