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面孔信息的分类方法一直复杂多样, 相关研究数据丰富, 但所用概念混杂。构形加工与特征加工作为使用最频繁的分类方法, 其可靠性越来越受研究者们关注。从近40年来的相关文献中选择引用率高的文献做参考, 遵循不同研究方法相互印证的原则分析数据, 提出构形加工与特征加工的区分是面孔识别中重要并且可靠的加工类型划分, 但确认两者在知觉加工上的先后关系以及在个体发展上的先后顺序尚缺乏稳定一致性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Ⅱ型糖尿病人认知功能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近10国内外关于Ⅱ型糖尿病人认知功能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1)流行病学筛查因天花板效应难以发现认知损伤。(2)采用对年老化较敏感的行为学指标证实,60~70岁的糖尿病人认知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但60岁以下或70以上病人则少有类似表现。认知阈限理论可解释这一年龄相关现象。(3)Ⅱ型糖尿病人认知功能损伤主要表现为语词记忆损伤、学习能力下降、脑电(P300)潜伏期延长等。(4)认知损伤程度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相关,也受高血压等共病因素的影响。控制糖代谢可改善认知功能。糖尿病人的认知损伤与年龄相关,但其机制不同于正常年老化过程中的认知衰退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主要探讨中年Ⅱ型糖尿病人的记忆损伤特征。研究选取病人和对照各30人,控制年龄(65岁以下。病人组平均53岁,正常组52岁)、教育水平和相关疾病等因素。测试数字符号、数字工作记忆广度、动作记忆和无意义图形再认4项认知任务。结果发现:(1)病人组数字符号测试显著低于正常组;(2)在支持性条件记忆自由回忆中,病人组在有动作演练的高语义关联和无动作演练的低语义关联项目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出现分离现象;(3)在线索回忆中,病人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4)两组数字工作记忆广度、无意义图形再认的成绩无差异。根据SPT(subject—performed task)研究理论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中年Ⅱ型糖尿病人记忆的一般性信息加工能力未表现出受损,但特异信息加工受到损伤,并可能预测随年龄及病程进行而表现出一般性信息加工能力受损。  相似文献   
4.
已有面孔身份与表情识别研究提示, 高频空间信息可能选择性地与表情识别有关, 而低频空间信息则选择性地与身份识别有关。为验证这一假设, 操纵空间频率设计三个Garner效应测量实验。实验1测量全频条件下身份表情识别之间的Garner效应, 结果显示, 相互间的干扰均显著。实验2测量高频条件下的干扰效应, 发现表情识别的Garner效应不再显著而身份识别的Garner效应无明显变化, 出现分离。实验3测量低频条件下的Garner效应, 结果表明, 表情与身份识别的Garner效应仍显著, 未受高频过滤影响。基于Garner范式, 提出面孔识别的可分离度与难度双指标同时考察的方法, 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并由此得出结论, 高频空间信息是面孔身份与表情信息分离的有效尺度。  相似文献   
5.
面部表情识别与面孔身份识别的独立加工与交互作用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面孔识别功能模型认为,面部表情识别与面孔身份识别是两条独立的并行路径。以往诸多研究者都认可并遵循二者分离的原则。但近期研究表明,面部表情识别与面孔身份识别存在交互作用。首先总结和分析已有的面部表情识别的研究成果,评述神经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的论争,然后介绍人脸知觉的分布式神经机制以及相关的实验证据,最后提出面部表情识别与面孔身份识别的多级整合模型,并展望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
区分度在面部表情与面孔身份识别交互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亚珉  傅小兰 《心理学报》2007,39(2):191-200
已有研究表明,身份对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较常见,但表情对面孔身份识别的影响却很罕见。只有个别研究发现了表情对熟悉面孔身份识别的影响。最近有研究使用非常相似的模特面孔图片为实验材料,也发现了表情对身份识别的影响,并提出在以往研究中表情不影响身份识别是因为身份的区分度高于表情的区分度。本研究置疑表情区分度低于身份区分度的必然性,认为过去的研究使用静态表情图片,使得表情自然具有的强度变化线索缺失,才导致表情的区分度相对较低。本研究假设,当表情的强度变化线索得以体现时,表情的区分度就会提高,此时表情识别可能就不会受身份的影响。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设,证明表情与身份的区分度水平是决定二者识别交互模式的重要因素。表情身份识别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不能完全证明这两者之间的独立加工关系。此外,研究结果也提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部分分离表情与身份信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