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精神分裂症多发于青少年或成年的早期,占住院精神病患者的80%以上,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精神医学的重大课题。本症,自E.Kraepelin 于1898年提出“早发性痴呆”的概念到E.Bleuler 1911年改名为“精神分裂症”以来,已经七、八十年了。尽管人们对于它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还缺乏一致的认识,但在治疗方面仍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原来,精神病人多数长期关在医院里,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和照顾。精神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口吃是一种言语节律的失调,主要表现为声音、音节或单词往往被重复或延长,或者由于经常发生独特的犹豫和暂停,以至中断有节律的语流。这种不伴有其它异常的口吃症状是儿童发育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不同的文化背景具有一致性,约占儿童总人口的4%.有口吃的儿童一般生活不困难,能参加学习;有的宣传也说,口吃儿童有的长大后成了伟大的演说家,这些都可能助长  相似文献   
3.
绝大多数人是用视觉系统来辨别颜色的。但是,也有人能用手指辨认颜色。心理学家扎瓦拉(Zavala)、范科特(Van Cott)、奥尔(Orr)和斯莫尔(Small)对一个自称能用手指辨认颜色的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于一九六七年发表了研究结果。他们用多种作业让被试辨认。有一次让被试蒙住眼睛后对不同颜色的朴克进行分类。测查证明她是成功的,超过了简单猜测的水平;能够把红色和白色、红色和兰色区别开来,但不能区别兰色和白色。另外一次测试,她能确定在她手上是否有一道光照。照射到手上  相似文献   
4.
现代对于弱智定义认识的新发展是,弱智者自童年不仅表现出一般智力的严重低下,而且有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明显不足.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个体为适应社会环境而改变自己行为习惯和态度的能力,是个体满足社会要求和需要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COPE量表的初步修订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韦有华  汤盛钦 《心理学报》1996,29(4):380-387
以我国744名文、理、工科大学生为被试,对CharlesS.Carver等编制的COPE量表进行了初步修订。结果表明:COPE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应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以作为评估应付活动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准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准备何志晶,汤盛钦(解放军208医院)(华东师大心理学系)0引言在外科治疗中,手术是最主要的手段之一。绝大多数病人可以通过成功的手术治疗而得到康复,但手术必然给患者带来疼痛,甚至还存在发生意外的危险。因此,手术对于病人是一种严...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应付活动的测验研究   总被引:62,自引:4,他引:58  
以COPE量表为工具,对我国744名大学生的应付活动进行了测验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学生应付活动主要有四种方式:针对问题积极主动应付、寻求社会支持、逃避和听之任之。(2)我国大学生在面临应激情境时,较多地采取“针对问题积极主动应付”和“寻求社会支持”的应付方式,而较少采取“逃避”和“听之任之”的应付方式,并表现出较大的情境差异、年级和性别差异,以及较小的专业、城乡和性格差异。(3)中国和美国大学生在应付活动中具有非常明显的社会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8.
老化或衰老(senescence)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目前尚难有简单明确的定义。人类的衰老问题是生物学的、心理学的和社会学的各种水平相互交织影响的结果。衰老现象既有生物学方面的事实,也会有某种行为和心理状态方面的表现。老年人心理方面的衰老可分为正常的心理衰老和异常的心理衰老.正常的心理衰老现象可见于大多数老年人,又分为真正的生理性衰老和发生于大多数人的病理性衰老。异常的心理衰老现象仅见于部分老人,又可  相似文献   
9.
几种主要的应激理论模型及其评价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韦有华  汤盛钦 《心理科学》1998,21(5):441-444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面临的应激(stress)因素越来越多,并日趋复杂,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的广泛关注。有关应激的研究由来已久,并渐渐形成了几种不同的理论模型。了解这几种应激理论模型,对于我们全面研究人类应激现象,指导人们应对(cope)现代各种紧张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应激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医学之父”Hippocrates早已清醒地认识到人体有一种自愈力(Vismedicatrixnature),近代法国生理学家Bernard(1879)、德国生理…  相似文献   
10.
作者调查了32名弱智儿童在全日制弱智学校学习九年、学完普通小学语文和数学课本一至十册后的情况.根据所学汉字的抽查以及语文和数学知识的测验,轻度弱智学生平均认读汉字2600个,接近普小五年级学生的程度,语文和数学成绩分别达到普小四、三年级的水平.另外,还讨论了弱智学校用普小语文和数学课本进行教学的经验和问题. 问题我国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组织一九八七年在北京、上海、江苏、福建、辽宁、湖北、甘肃七省市的抽样调查,弱智儿童占同龄儿童的1.54%。据此推算,目前全国7—15岁少年儿童中,弱智儿童304.92万人,其中已入学9937人(未包含在普通小学随班就读的弱智儿童人数)。①弱智儿童教育的模式,不论是进全日制特殊学校还是在普通小学随班就读,让弱智学生学习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是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但是,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文化知识的教学应该提出怎样的要求呢?对这个问题,现有的认识和各地的经验是有分歧的。有的人认为轻度的“弱智儿童”能学会相当于小学六年级的学业;②有些人认为语文方面可以达到普通小学五年级的水平,数学方面可以达到相当于四年级的程度;③同样是轻度的弱智学生,有些外国的资料表明比上述估计都低。④目前,办学较早的地区如上海等地,已有弱智少年儿童接受了相当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本工作的目的就是对已完成相当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弱智学校在校毕业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试图了解他们在文化知识方面可能达到的水平,以及借用普小语文和数学教材进行教学的经验与问题,希望能对修订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编制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及课外读物,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实验组:上海市长宁区辅读学校八七和八八届、静安区第三聋哑学校附设辅读分校八七届毕业班学生32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20人,实足年龄14岁5个月至19岁4个月,平均年龄16岁5个月;弱智程度,入学时的评定,轻度24人,中度8人;在校学习的时间九年,一般在普通小学试读一或两年,辅读学校系统学习八年(个别年龄大的读七年);两所学校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